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时评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丁丁当当》等25本书获“中国好书” ·我国与世界各国人均读书量差多少? ·65%的孩子每天都要玩网游 ·父母可有效举报孩子浏览黄色网站 ·安徽首开儿童如何防性侵大课 ·“铸基教育东北万里行”今到沈阳 ·全国学前教育省际榜单出炉 沪首滇尾 ·孩子体质为何“玻璃化”? ·儿童牛奶喝还是不喝? ·“铸基教育东北万里行”出发 ·孩子8个小时缘何被打17次? ·孩子的作业家长该不该签字? ·幼儿园出勤率为啥那么重要?
 
专家视角 更多
·陈丹青: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动物性 ·李开复:让孩子“听话”还是教他讲理? ·李文道:女孩成长中的“误会” ·李生滨:多给孩子讲故事 ·尹建莉: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 ·徐雪莲:你的孩子是“真马虎”还是“假马虎”? ·邓明昱:孩子的性教育应打“持久战” ·尹建莉:多陪孩子不一定是“好妈妈” ·孟庆海:教育最大的挑战在哪? ·李兆清:“屏蔽教育”,屏蔽得了一世? ·唐彩斌: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上)? ·张萍: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下)? ·赵小华:中国式“牛娃”还需修炼啥?
 
  教育时评
“亲妈诈死”是场残酷的赌局
         发表时间:2013-09-13 10:12:42  文章来源:重庆时报 段思平
 

  在“虎妈”、“鹰爸”的教育方式频频引发争议的环境下,教育子女似乎“没有最狠,只有更狠”。近日,沈阳申女士的教育方式,再度挑战这种残酷的极限:她怕女儿在殷实的的家庭环境中被宠坏,就骗孩子说“不是亲生的,你妈早死了”。此后,女儿变得十分独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骄娇之气消失殆尽,等到女儿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她才告诉女儿实情。

  当一个小女孩儿得知自己的妈妈是后妈时,她是会变得敏感脆弱而走向绝望毁灭,还是会变得独立坚强而成材成功?应该说两种可能性都存在。虽然事实证明,申女士的另类教育方式取得了预期效果——女儿逐渐变得懂事刻苦,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忽略不计。

  一方面,在“亲妈变后妈”的打击下,女儿确有走弯路甚至走极端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许如果当初没有母亲刻意制造的这番“变故”,女儿也许会比今天更成功,并在成长过程中不至于失去亲情的温暖。

  如今申女士为自己的“教育得当”很是自豪,但在笔者看来,她不过是一个拿亲情做赌注的赌徒。并且,无论胜败,都会付出牺牲天伦之乐的惨痛代价,她对孩子的培养远远称不上成功。

  事实上,当初申女士之所以决定上演“亲妈诈死”的戏码,是因为孩子已经显示出骄傲和娇气的习气,这无疑说明她对孩子早期教育的失败;抛弃“亲妈”身份,进一步显示出申女士教育手段的匮乏和对自己教育能力的不自信,于是才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刺激孩子。

  “亲妈诈死”的背后,站着一个教育理念极其功利的母亲。她重视成功多过成长,在乎结果胜于过程,无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和情感需要,为孩子划定了成长的轨迹,也亲手在孩子的心里刻下伤痕。

  申女士不能说是一个坏母亲,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只是她把中国父母的成长焦虑发挥到极致罢了。我们都知道,中国父母有一个口头禅——“都是为你好”,似乎在这样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包裹下,一切行为都有了合理性。然而,一个起码的共识是,孩子的权利理应得到尊重,保证孩子成长过程的身心健康远比让孩子成材成功来得重要。一个连“母亲是谁”的知情权都被剥夺的孩子,她的成长能不存在遗憾和亲情缺陷吗?牺牲掉这些,她的成功还有几分值得羡慕之处?

上一篇:是谁让孩子们学会“斗富、攀比”呢?
下一篇:当今社会儿童教育功利性太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