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视点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专家视点
虹野:网络和手机为何是学校的“眼中钉”?
         发表时间:2017-06-01 08:50:05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文/虹野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现在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现实空间和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之中。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虚拟化几乎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作为科学最前沿的学校,理所应当的为学生进入网络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可是令人诧异的是,我们的学校几乎是社会中最排斥“网络”的地方。
  
  从上个世纪刚有网络之际,学校就以“网络影响学习”的理由封杀网络,对喜欢上网的学生四处围堵,并以“网瘾患者”对待他们。而这些所谓的“网瘾患者”对网络的依赖性未必有现在任何一个正常使用网络的人更大。一时间,喜欢上网的学生几乎等同于“背经叛道”,以至于“罪不可赦”。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作为网络终端的手机更是成为了学校的“眼中钉”,在无法在空间上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围堵时,还是以“网络影响学习”的理由,大中小学校几乎在课堂上统统禁止使用手机,因为收没学生手机产生的师生冲突更是数不胜数。不少学校在教室采用断网的方式来减少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在线课程”的开发,网络对教师教学的帮助越来越大,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越发显得“幼稚”。
  
  尽管网络对学习的帮助越来越大,但是我们的学校仍然在不懈的与“网络”做斗争。
  
  东莞常平中学(高中部)和东莞中学(高中部)为了学生“休息和学习”竟然安装手机信号屏蔽器,也算是在和“网络”作斗争中有了巨大的“进展”。
  
  这里暂且不讨论这两所中学屏蔽学生手机信号是否涉嫌违法,只是奇怪,时至今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为何“网络”依然被学校看做是“洪水猛兽”?难道学校不是传授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之道吗?为何我们的学校却对网络社会“畏之如虎”?这让学生以后如何更好的在信息时代生活呢?
  
  网络影响学生学习,这是学校反对网络的主要原因。可是,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其本身不会影响学生学习。这个道理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比我们网络更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学校和学生似乎并没有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各种网上在线教育平台反而发展迅速,学生对于网络和计算机的使用更加普遍。
  
  可见,网络并没有“罪”,关键是学校和学生能否“驾驭”好网络,而不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色情信息中不能自拔。
  
  从学校和“网络”搏斗数十年的经历来看,学校和学生都没有能够很好的“驾驭”网络,依然以“堵”为主,在清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的影响的同时把“网络”也给清理了。脱离了信息社会的学校几乎成为了社会上最闭塞的地方,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的生产者的学校,对先进科学文化的抵制和封锁才是最令人担忧的。正是伴随这种担忧,分析学校是如何成为一个封闭的、故步自封的场所就变得很必要了。
  
  当前学校,课程几乎是封闭的,教授这些课程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几乎没有任何更新,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的教育的选拔体系中,教师的认知结构和课程的知识体系根本就没有更新的必要和动力,只需要控制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分分秒秒就足够胜任当今的教育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控力没有丝毫发展的机会,也正是如此,当学生接触到广阔的“网络世界”的时候,很容易“流连忘返”,耽误学业。缺乏自控力的学生无法“驾驭”网络,同时“故步自封”的学校也不愿意去“驾驭”网络这匹烈马。“一封了之”,或许是学校和学生适应当前教育生态的一种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如同学生自控力无法形成一样,学校一直都在评优评先的外部动力驱动之下进行教学,本身已经丧失了对社会的观察和推动的能力和动力。
  
  学校敌视网络和手机,看是学校管理方式的问题,而事实上却是学校堕落成一个不思进取、唯唯诺诺、阻碍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封闭的场所。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上一篇:孙云晓:主动学习的孩子才能有高效率
下一篇:刘平易:孩子做家务培养的不仅是责任感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