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特别关注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事更是国事
         发表时间:2019-01-08 09:36:08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王晓燕
 
  
  
       本文原标题:家庭教育是家事,也是国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家庭教育的理念、任务和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伴随我国教育进入新时代,家庭教育作为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立,现代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征程中,家庭教育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更加艰巨。
  第一,家庭教育肩负着国家发展使命
       中国自古就特别强调治家对治国的重要。《礼记·大学》指出:“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同家庭教育紧密相关。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几句话深刻阐述了国家、民族与家庭进步的关系,为认识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伟大使命提供了新的视野。
  英国学者赫胥黎曾说过:欲造伟大之国民,必自家庭教育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教育中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4亿多家庭的智慧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也是必然归宿。
  第二,家庭教育肩负着社会进步的使命
      黑格尔说:“家庭关系是人的最初社会关系,家庭作为一种伦理实体和基本制度,是现代社会伦理体系的逻辑起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以千千万万良好家庭建设推动全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教育责任和使命的殷切期盼。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社会生活的最初形式。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一个孩子将来成为什么人,决定因素首先是家庭教育。1966年,美国著名的《科尔曼报告》在收集了60万学生的调查数据后曾得出一个结论:孩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素质是由父母决定的,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是家庭。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不仅教知识,更要育品德,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庭教养、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缩影。新时代家庭教育就是要在培养孩子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在践行责任、亲情、忠诚、奉献等理念下,在推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让家庭教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点,肩负起社会和谐进步的使命。
  第三,家庭教育肩负着协同育人使命
      人类社会已走过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仅仅依靠传统学校教育已经无法应对未来挑战。
  美国在《2000年教育战略》中就已经指出:“为保证学校取得成功,我们要把眼光放到我们的社区和家庭上。”同样,日本在2000年《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报告》中也指出:“如果教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家庭教育可能就是这条长河第一滴清纯的水”,“仅依靠学校作为形成少年儿童人格的基本途径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校内和校外的结合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经验告诉我们,面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协作协同协调、共建共育共享的大教育格局,寻求教育“和谐共振”的新途径和新力量。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重新思考家庭教育在加快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学校要担负主体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家长要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尊重老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学习教育,同时要培育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总而言之,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既是家事,又是国事。新时代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我国的家庭教育视野从私领域走向公领域,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紧密相联。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都要从人才强国、民族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形成高度共识,重视家庭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国家立法、政府职能、教育投入、部门责任、社会分工、宣传舆论等方面,夯实这一奠基工程,使之与学校、社会相互协同、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形成整体性、系统性、一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比较与对外交流部主任、研究员)

上一篇:我们要从湖南12岁儿子弑母事件中反思什么
下一篇:教育部提出今年要强化家庭教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