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睿语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教育睿语
父母融入当下,孩子才能融入未来
         发表时间:2017-06-02 09:44:36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为一位不会下棋的母亲,我一直留意着看AlphaGo与李世石、柯洁对战的一些报道。因为我的儿子喜欢下棋。
  
  自从AlphaGo完胜以后,很多人说人类不必再下棋了。可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把人类的跑步速度远远比下去了,跑步这件事也依然被人喜爱,甚至更加被人喜爱。因而作为母亲,虽然今天我儿子喜欢的下棋不是一个热门或者有前景的事儿,我也并不担心他未来会多么落伍。
  
  今天我们的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的爸爸小时候玩耍的和他们的爸爸小时候玩耍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甚至和他们的爷爷,他们的爷爷的爷爷小时候玩耍的东西都没什么太大区别。
  
  但是我们小时候玩的和现在的小孩玩的已经完全不同了,甚至每过10年,那些培养孩子成长的东西都大不同。
  
  我们总得意识到这个世界在发生的变化,而不只是混沦地被带着向前走。我生了两个孩子,他们相差还没有10岁,而我已经非常清晰感受到这种变化。
  
  星宝出生的时候,我手机还没有上网的功能,有一次他睡着了我一直盯着他看,居然不知不觉盯着他看了两个小时。
  
  星贝出生以后,手机基本等于一个掌上电脑,我几乎不可能想象我会浪费两个小时的时间只是发呆而什么都没有干。
  
  我们就这样被时代悄悄地改变了。
  
  不管那个夜晚我看着我孩子的两个小时是多么幸福,我们已经被时代推着走着回不去了。就好像我们的祖先,不管多么向往山水,也不过就是借庭院假山圆一个基因记忆里的山水梦,并不会真的回归山林过茹毛饮血的生活。
  
  1、我们的孩子是未来的孩子
  
  不管今天的父母愿不愿意面对,其实我们都教不了我们的孩子了。不要说孩子长大20年后的世界什么样,我们现在都不知道5年后10年后是什么样。
  
  我年轻的时候还交过笔友,而笔友这个20年前还很流行的事现在已经如同上个世纪的古董。
  
  我们得承认,我们正站在历史断层的时代当口,我们的孩子是未来的孩子,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认识到父母并不是孩子的天,不要用我们今天的焦虑锁住他迈向未来的脚步。
  
  我们的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是我们无法去感同身受的。就如同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如此不愁吃穿,甚至是吃穿过剩,衣柜里堆积了很多只穿了一次只穿了一季甚至穿都没穿的衣服,我们经历了贫乏的父母依然还是焦虑着我们吃不够穿不暖。
  
  我们的父母无法真正活在当下,就算你给她买了许多新衣服,她也是挂在衣柜里舍不得,就算桌子上的新鲜饭菜吃不完,她还是要从冰箱里端出剩菜来。
  
  我们的祖辈做父母时,他们的生活经验许多方面给孩子都是足够有用的。到了我们父母这一代,他们多少是有点落寞,因为他们会发现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许多道理到今天不合时宜,这个世界多出了许多他们想象之外的新的职业,在听孩子谈论他们的工作时,他们也不知道能传递些什么有价值的部分。
  
  我们的父母是混沌而孤独的一代,而我们是苏醒而孤独的一代。
  
  我们的父母和他们的父母最终会拥有很多生活惯性上的共鸣,而时代拉出的裂缝已不是我们这一代可以凭一己之力连结。我们既不会与我们的父母相同,我们也不会与我们的孩子相同,我们是第一代真正孤独的父母,未来我们的孩子会成为更孤独的父母。
  
  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把我们的孩子留在今天,我们不能将孩子作为孤独的慰藉,我们要把他们送往未来,而不是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把他们束缚在今天。
  
  2、这是一个空前考验心性的时代
  
  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人的天性就会对未知感到恐惧。我们的祖先不了解雷,所以害怕雷,认为雷是神的诅咒;我们的祖先不了解畸形儿,所以恐惧天生畸形的孩子,认为这样的孩子会给家族带来灾难;我们的父母不了解网络,所以害怕网络,认为网络上全是阴暗的东西……
  
  我的朋友菲朵说:对你一无所知,但我却毫不畏惧。
  
  在历史发展里,总有一些人会拥有不惧未知的品质,突破天性的恐惧,拥有对未知感到兴奋和好奇的能力,带领人类跨越,进入新领地。
  
  我们的祖祖辈辈,每一代父母给孩子的教育里有太多恐惧的东西,有太多防范的东西,一边教育孩子固守,一边又责怪孩子没有发现新大陆(19.290, -0.30, -1.53%)。
  
  而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你不再能守在原地等着别人带领你前进,人工智能会加快突破的进程,我们的孩子必须是不惧未知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属于未来,我们作为父母,就必须信任未来。
  
  “无为”比“为”难得多的,是因为“为”是能力问题,“无为”是心性的问题。从“为”上来看,人类可“为”的事将逐渐变少,过去人类不会比火车飞机跑步速度更快,当下人类不会比AlphaGo更会下棋,未来人类也不会比人工智能能力更强。
  
  未来的强大,不会再是智能的强大,而是心智的强大。
  
  未来的孩子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修习一颗父母心,减少对未知的妄想与恐惧,放下焦灼,学习信任与联接。
  
  3、成功会被重新定义
  
  每次只要我站在学校门口,就可以感受到父母们焦虑的热气在不断向上蒸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孩子总是坐不住怎么办,孩子丢三落四怎么办……
  
  在狩猎的时代,孩子们的优秀标准绝对不是看他是否坐得住,而是看他多会跑会跳;在没有“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制度的时候,孩子们的优秀标准绝对不是看他能否注意力集中听老师讲话,而是看他是否懂得插秧耕种让一家人填饱肚子……
  
  在我们父母年轻的时候,工人是非常成功而光鲜的岗位,下海经商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今天满街都是自主创业青年……
  
  什么是成功呢?
  
  现在许多父母心中的成功是过去式的。成功不是按上一个时代的标准定义的,成功是按跟上时代的标准定义的。
  
  如果时间有一个温度计,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父母内心焦灼的温度一定是史上最高的。在今天这个不必担心孩子饿死,不必担心孩子流离失所的时代,父母对孩子前程的担忧史无前例。
  
  父母们焦灼的源头并不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丢三落四,父母们焦灼的其实是自己的无能——无力看清未来,对不知道未来世界的成功是什么,对不知道要培养怎样的孩子而焦灼不安。
  
  父母们感受到时代的巨变,唯恐被时代抛弃,所有对未来的恐惧都成为了对那个象征未来的孩子的焦灼。
  
  成功一定会被重新定义的。作为父母,除了淡定一点,言传身教给孩子一种临变不惊的态度之外,别无他法。
  
  4、父母融入当下,孩子融入未来
  
  牺牲自我为孩子无私奉献围着孩子转的父母已经落伍了。这个世界正在逐渐消灭饥荒,绝大部分父母无需动用牺牲精神来抚养自己的孩子。在物质匮乏时代,父母牺牲自我的天性是一种伟大,但是在物质丰盛时代,消灭了自我的父母只会成为孩子的枷锁。
  
  好父母首先是顺势而为的父母,融入当下的父母。
  
  父母要淡定,减少恐惧,放下焦虑,要多为自己而活。把放在孩子身上的目光收回到自己的身上,以爱自己的方式爱孩子。
  
  只有爱才会生成力量之源,爱自己的父母才会成为有力量的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力量。
  
  父母融入当下,用顺合时代发展的态度去生活,孩子也会感同身受的学会这种应变的能力,在他们的时代来临之时,融入属于他们的未来。
  
  5、教育观就是父母的幸福观
  
  父母对幸福的理解决定了他们会如何去生活,以及如何对待孩子,也就是如何在教育中做出选择。
  
  ☆ 如果父母认为不受伤害是快乐的,承受疼痛是不幸的,那么他们会竭力保护孩子不受任何伤害,以保孩子万全为荣。
  
  ☆ 但如果父母对幸福的理解更深,认为疼痛的经历能生发更深层的幸福,那么他们会允许孩子摔跤,不会因此责怪自己不够称职。
  
  ☆ 如果父母认为幸福是透过战胜别人折射的即时快感,那么他们会不断要求自己的孩子取胜,哪怕这个胜利对于长远来说并没有太大价值,但是他们沉溺在这种即时的快感里,不断地制造针对情景。
  
  ☆ 但如果父母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在向外求和向内求中获得一种平衡,那么他们会允许孩子的某些平庸,并支持孩子的某些与众不同。
  
  父母对于幸福如何理解,决定了父母如何看待教育。
  
  父母们总是求教于:我如何教育我的孩子?但父母应该问自己:我们如何理解幸福?我们如何带给孩子幸福?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幸福?

上一篇:为什么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欢玩手机?
下一篇:孩子的“财商”教育有多重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