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特别关注
何江是如何获得演讲机会的?
         发表时间:2016-05-31 14:34:52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屈畅 邢颖
 
  北青报:农村的成长经历带给你什么样的影响?
  
  何江:我在乡下读的小学和初中,高中时才到县城读书,直到2005年考上中国科技大学才离开了生活17年的县城。一路从乡村到县城到大城市再到国外,从小地方到大地方,从资源很少的地方到资源很多的地方,从眼界不开到视野广阔,这样的成长经历带给我很强的好奇心,对新环境的东西很好奇,抱着探索的态度。
  
  北青报:怎么想到申请哈佛毕业典礼登台演讲?
  
  何江:我来到哈佛时也是抱有一种好奇心,想知道像哈佛这样资源丰富的学校究竟能给学生提供什么。我努力地了解校园文化,发现各种机会,通过教授的介绍知道有这样的机会,当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但想着如果成功那会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就尝试了一下。
  
  北青报:能否介绍一下你的申请过程?
  
  何江:我经过了三轮“竞争”。第一轮申请是提交相关科研成果和演讲稿件。在提交这些材料之后,说是三个星期后出结果,但是两个星期的时候还没有得到通知,当时我很忐忑。然后,有12个人进入了二轮评选,当时有十位不同专业的教授坐在下面听我演讲,然后他们进行讨论。第三轮评选是四个人脱稿模拟比赛,选一名。
  
  北青报:你觉得你胜出的原因是什么?
  
  何江:哈佛历届演讲代表大多是文科生,最后三名竞争者都来自肯尼迪政治学院,我提出不同的理科视角,可能是打动评委的关键原因。
  
  北青报:怎么想到在演讲中讲火疗治毒伤的故事?
  
  何江:起题加写稿一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做科研时,在哈佛做生物很容易看到最前沿的研究,但当我跟其他人介绍我在做什么时,其他人都听不懂,这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科技知识的传播并不广泛,在博士群体很习以为常的知识,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都是非常难懂的。因为这样的触动,题目就提起来了。
  
  北青报:你的父母怎么看待你的演讲内容?
  
  何江:父母很高兴。其实平时在家里,我们也会谈起像火疗治毒伤这些事儿,算是一种家庭的谈资和笑话吧。
  
  北青报:你怎样看待学习这件事情?
  
  何江:高中时我就觉得,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很多人其他方面的素质。要想真正学会一个东西,那得把这个东西讲解给别人,让他们听得懂,讲解的水平也得提高。做本科生的辅导员,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我来帮助本科生学习到东西,我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如果我能讲解清楚的话,也是对我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第259期:孩子患上“考试综合症”怎么办?
下一篇:如何看待“农民工逆袭大学生”?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