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特别关注
第259期:孩子患上“考试综合症”怎么办?
         发表时间:2016-05-24 13:43:46  文章来源:新浪教育
 
  铸基教育编前话: 考试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今天无论你是谁,只要生下来你都逃无可逃,分数作为考量孩子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依据,不少家长会对分数有着过度的重视,我们并不一概反对看重分数,但在家长们看重孩子分数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孩子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孩子一考试就胆怯怎么办?又该怎样预防“考试综合症”呢?
  
  对于孩子来说,平时就要面对各种周考、月考,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一个段考自然也不在话下,但也总有这样的例子,平时小考成绩不错的孩子,往往一遇到段考、期末考,成绩就会出现大幅波动,平时学习也不是不努力,但他们似乎一到大考就会发挥失常。其实,这是患上了“考试综合征”。
  
  临考总发烧
  
  原来是“考试综合征”
  
  小涵现在是一名初三学生,平时成绩并不差,但是小涵妈妈说,她每到大考的时候都会发烧,考完之后烧也退了,“她家人都觉得很奇怪,但是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咨询师陆游介绍,其实小涵这样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考试综合征”。
  
  “在考试期间或者考试前后,学生出现较严重的紧张、恐惧心理,有的面色潮红、全身出汗,甚至两手发抖,心悸胸闷、头晕头胀、注意力涣散、思想迟钝,在这样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下,学生很容易一时无法回忆起之前已经记熟的知识点,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最后导致考试失败。”陆游说道,“考试综合征”严重的学生,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尿频尿急、大汗淋漓、头脑轰鸣、手指震颤,甚至虚脱、昏厥的情况。
  
  据陆游介绍,她的学生里就有不少“考试综合征”的典型,有的自己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压力,在临考前头疼得要吃止疼药,有的本来成绩不错的,考前就是没有办法调整好状态,考试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最后成绩直线滑坡。
  
  “考试综合征现在出现得越来越多,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还有一方面就是家长和孩子对待考试的心态出现问题。”陆游说道。
  
  “考试综合征”频发
  
  源于不合理的期望值
  
  出现“考试综合征”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考前过度疲劳,或平时身体健康状况差,加上心理紧张,食欲下降,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再加上临场过分紧张,如考题难度过大,考试时间太紧,监考人员过于严肃,造成不适当的紧张气氛。又或者是考前准备不充分,文具不齐备,考题形式与考生认识能力差别过大,考生难以理解考题的意义。上述种种情况,均可引起考生临场考试过分紧张,最后导致学生考试水平失常。
  
  但是这些客观因素背后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提出过分的不恰当的要求,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还有的家长错误地夸大了考试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关系,令考生情绪过分紧张。”陆游说道,这些压力都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并有严重的自卑感,错误地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总担心自己对考试准备得不充分,不能取得好成绩。
  
  据陆游介绍,不少出现“考试综合征”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大多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过分单一,“很多家长自己工作也很忙,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去过问孩子的学习状况,只是在考试后问一下孩子的成绩,若是孩子成绩一时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值,家长的责骂就容易让孩子感到巨大的压力。”陆游建议,家长绝对不能只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
  
  “考试只是检验孩子某段时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基本上是对孩子所学的书本知识的抽查。一般来说,分数能反映孩子的一些情况,父母关心孩子的分数也是应该的。但是,某次成绩不能证明孩子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也不能证明一个孩子的品格与才能如何,它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有的父母望子成才,用心良苦,把学习成绩看得太重,殊不知这样会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陆游说道。
  
  家长期望的过高与单一,无论对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的学生,都会造成精神负担,诱发心理障碍。有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一临近考试就特别紧张,总担心考不好,担心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值。“越害怕就越容易出错,也就越容易考不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考试形成恐惧,甚至出现之前所说的,一到考试就头疼、发烧。”陆游说道。
  
  杜绝“考试综合征”
  
  家长和孩子要一起努力
  
  据介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即使学习不佳的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这时如果父母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问青红皂白,轻则训斥一番,重则采取一些过激行为,结果会使孩子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会使孩子自暴自弃,导致孩子厌学。
  
  “特别是叛逆期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还是单一看重成绩,会让家长与孩子形成对立面,触发矛盾。”陆游介绍,很多家长对子女发火,往往是因为自己的面子。孩子成绩好,自己脸上有光,相反,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这样比较的结果,一方面,导致孩子失去自信,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家长的心态如果不平衡,态度就会变得粗暴,教育方法就会不当,容易造成与孩子间的感情对立。
  
  家长控制自己的脾气
  
  要对孩子择佳赞赏
  
  而要杜绝“考试综合征”,陆游建议,家长还是得好好地花一番心思去与孩子共同努力。
  
  一是如果孩子有几门科目不及格,请家长不要发怒。
  
  应该尽量让自己平心静气下来,在孩子的成绩单内和试卷里找出一些可以称赞的“亮点”,“比如说这次孩子的卷面是不是比较整洁了,或者得分点是不是完成得很不错等。”陆游说道,家长及时给予的赞赏和鼓励,可以使孩子不丧失信心,并能激发孩子振作精神去学习。
  
  二是承认孩子差异的存在。
  
  每个孩子由于智力的因素、以前的学习基础、对新环境的适应等的不同,学习成绩总会有差异。父母要做的是认真了解情况,比如考试的难度、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多听听孩子的解释,看看到底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在哪里,是不是某些知识点孩子掌握得不牢?或者是孩子对于某个学科的领悟能力有所欠缺?陆游建议,家长最好不要武断地从分数上去得出孩子学习不努力、不用功的结论,而应该承认孩子的智力和对科目的喜好是有差异的,并找到孩子成绩不理想的真正原因,并鼓励孩子补缺补漏,努力克服困难,逐渐提高成绩。
  
  三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父母应与孩子一起探查某些科目成绩欠佳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欠佳,还是上课不够专心?陆游介绍,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真正的学习状态,有的孩子对一些知识点明明不懂,却又不敢去请教老师,这会导致孩子没有及时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而孩子对知识掌握的不牢靠,又会导致孩子对某个学科产生排斥心理,慢慢地变得偏科;又或者孩子缺乏监督,从而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没有及时复习功课等,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了解问题所在之后,与孩子一起商讨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求助外力去解决。
  
  四是家长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坚持不懈地努力。
  
  每个孩子都有不足之处,更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考第一名,总有孩子会落在后面。当孩子在考试中没有得到预期的好成绩时,已经非常难过了。这时候,父母更不要刺激孩子,一定不要在孩子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而要拿出自己的宽容和安慰,同时也要不忘对孩子说“下次努力”,使孩子把目光转向下一次机会。
  
  作为家长,既要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孩子的全面素质与非智力因素(意志、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的培养,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发展孩子的个性,发掘孩子所蕴藏的潜能。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真正能在社会上获得很好发展机会的人才,都是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

上一篇:什么样的家长易使孩子得考试病?
下一篇:何江是如何获得演讲机会的?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