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案例剖析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案例剖析
孩子的问题为何多?
         发表时间:2016-03-07 10:02:16  文章来源:“晓世界部落”  黄微
 
   从我的角度看,豆豆是个比较可怜的小姑娘:孤独,同学们不喜欢她;经常犯错误,被老师批评,挫败感很强;妈妈要求太严格,让她缺乏安全感。
  
  同学们对她的评价是:有时候还挺可爱的,但是,她花招太多,经常骗人,还偷东西。
  
  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很少有人愿意和她玩,所以豆豆从原来一个很强势的小姑娘,变得独来独往了。她也渴望有好朋友,但是她不知道该怎样去做。有人写作业,她就握着橡皮站在人家旁边,人家奇怪,她就说,我看你太忙了,我想要帮帮你,万一你写错了,我替你擦。同学们并没有感知她的善意,反而觉得她太奇怪了。她缺少和其他人的情感互动,她不太能理解别人的情绪变化,不太容易体谅别人,这一点可以从她养的小动物身上看出来。她非常喜欢她家的小动物,但是,她对小动物的态度也是需要一些想象力才能想出来的,完全算得上是虐待。比如,她做金鱼离水实验,看金鱼离开水多长时间还能活着。她把鱼捞出来,然后冷静地看着鱼挣扎,看着鱼死亡。她养过小白鼠,她把小白鼠抛来抛去,小白鼠吓得到处逃窜,她在后面追,最后小白鼠无路可逃,跳进马桶里淹死了。
  
  她妈妈对她比较严格,看重她的学习成绩,对她的错误零容忍,只要有老师告状,她回家后就会挨打。她妈妈经常告诉她:我们就是普通人家,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妈妈生活节俭,看不惯一些孩子用零花钱买零食,为了防微杜渐,干脆就对豆豆的零花钱管理很严格。豆豆没有从妈妈那里获得任何稍微花哨一点东西的可能性,可是这些东西又很吸引她,于是她常常借了不还,或者干脆不借,偷偷拿走了。大家都说她是小偷,丢了东西都找她要,她渐渐不在乎这些了,反正大家也都说是她偷的,干脆就拿走算了。
  
  她经常让大家很反感,有一天晚上,一个同学的作业本到处都找不到了,着急做作业,想来想去,最可能的就是混乱中装错了本子,于是找到她,她一口否认。第二天,她早早跑到学校,把本子偷偷放到同学的书桌里,说,你看,我说了本子没在我这里吧。同学说,我昨天把教室都翻遍了都没看到本子,每天你都是最早到学校的人,我越来越肯定就是你拿了我的本子。其实即便你拿了,我都不怪你,你给我就行了,我好写作业,可是为什么你要今天早晨才把本子藏在我书桌里呢?
  
  经常的打骂惩罚,让她对批评很有抵抗力,她对任何人,任何话都不在乎,同学们公开斥责她,她不在乎,老师骂她,她不在乎。她最怕的就是老师打电话找她妈妈,每次这个时候,她都会嚎啕大哭。老师叹气说,这就是个滚刀肉,小错误还不敢告诉她妈妈,可是她屡教不改。
  
  表面上看,她小花招很多,经常撒谎欺骗同学,可是,她其实没有太多的心眼,别的孩子做错了事情,栽赃到她头上,只要没有老师知道,她都不在乎,不反驳。当然,如果要面临被老师骂的局面,她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辩护,同学们又会说,她又撒谎了。
  
  班级集体活动时,没有人愿意和她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队伍外面。她心里应该很难受,于是就用一些出格的举动来吸引大家的关注,于是,同学们就更讨厌她。慢慢的,她习惯了自己没有朋友,习惯了大家说她不好,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讲讲身边的同学,于是有人站起来说豆豆爱偷东西,她就坐在那里,面无表情,不喜不悲,下课后照样玩耍。
  
  严格苛刻的家庭教育,让豆豆害怕面对错误,对生命没有同情心,不懂得尊重自己。她拥有的,只是在和父母斗争的过程中,积攒的经验和技巧,而这些技巧,对她的成长没有任何的帮助。
  
  看着豆豆,我觉得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什么高深的理想,也不是多少的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学会爱自己,尊重别人,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信心,逐步提升对自己的定位,而不是让孩子习惯自己受侮辱,受责骂,习惯自己永远处于落后的状态。

上一篇:孩子为何会受欺负?
下一篇:溺爱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