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案例剖析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案例剖析
穷人该如何教育孩子?
         发表时间:2016-02-19 15:21:53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看到一个提问,穷人该如何教育孩子。我想说,其实每位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都想满足孩子的任何愿望。但在有些父母的经济能力和认知范围内,他觉得他做的是最好的,故事如下:
  
  在肯德基,因为周末,很多家长带小孩来吃。一般叫的都是全家桶好像是86块钱。一个父亲带了三个小孩来吃,两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都是六七岁的年纪相差不大。点了三杯小可乐三份大薯条,很明显不够吃,又让小孩去加一份大薯条。然后一下子大吵大闹,说自己去买只要11块,小孩子去买就11.5,服务员解释是电脑打单统一价,不听,拿单据给他看直接把头偏在一边不看。仍然大吵大闹,最后送一份小薯条才了事。因为人太多,吵闹对店的影响不好。我是知道他肯定经济拮据,,但是四份大薯条11.5/份,小杯可乐7.5*3,怎么着也得近七十块,加十多块可以拿个全家桶,如果加不起就干脆不要进来,不是说他条件不好不能进来。谁都有权利进来哪怕是喝点水,而是我觉得没有必要。花七十块光吃薯条和可乐怎么样都不划算,买点肉可以弄一大桌子的菜。放冰箱还可以吃上好几天,如果实在要满足孩子们的愿望,那就怎么样也得添上十多块钱买个全家桶、不要跟我说小孩子就爱吃薯条和可乐。小孩子虽然不懂事,但还是很清楚其中的区别。而且靠大吵大闹得来的薯条,影响总是不好。人再穷,也不能给孩子带来过于负面的影响。
  
  冷场恐惧症患者,尴尬癌晚期跟帖回忆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有关父母影响自己的回答:
  
  挺感慨的。小时候我家也挺穷的,虽然爸爸是教师,妈妈是会计,但那个时候都穷,记得爸妈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也才一百出头。
  
  那时候我们住平房,爸爸妈妈养了几只鸡,我也帮妈妈在园子里面也种了韭菜和山药。有一次爸爸下班买了一块钱的蛤蜊,我们一家人吃完还剩下了几个,妈妈就埋怨爸爸为什么不买九毛钱的。这件事我们现在聊天的时候,爸爸还会拿出来开玩笑。
  
  虽然穷,但是一家人过得也很乐呵,我想要什么,爸妈也会尽量满足,当然那时候也就要个风筝,要只小金鱼什么的。事情大约发生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吧,记得那时还没上学前班。妈妈想买一个多功能锅(或者是其他什么的锅,我就记得是个多功能的锅),我记得她经常带我去商店看那个锅。然后她和爸爸大约是省吃俭用了好久,终于攒够了钱。
  
  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去了商场,结果路过玩具柜台的时候,我被一个玩具吸引了,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那个玩具,是一个绿色长方形盒子,有几个不同按键,里面收录了几首唐诗,乘法口诀,一个故事(从三到万的故事)还有一首歌,是《济公》的主题曲。那是我第一次见这种玩具,当时就趴在那柜台上走不了了。
  
  那个玩具真的很贵,具体多贵我没有概念了,总之,如果给我买了玩具,就不够钱买锅了。妈妈跟我商量说,给我买一套24个颜色的橡皮泥(那时候我最喜欢的玩具就是橡皮泥。)但是我拒绝了,那时候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眼睛里只有这个玩具,好像没有它我就再也不会有快乐一样。售货员不停的劝爸妈说这个玩具对孩子好,还可以教算数什么的。最后爸妈争执不过我,妈妈说让爸爸决定,而爸爸决定给我买这个玩具。
  
  妈妈一生气自己骑自行车走了。
  
  由于唯一的交通工具被妈妈骑走了,我和爸爸只能走路回家。一路上我抱着玩具跟在爸爸后面,爸爸一句苛责的话也没有,只是几次叹气。
  
  而这时我已经开始后悔了。
  
  回到家,爸爸去卧室安慰妈妈,我自己坐在院子里玩那个玩具,我不敢进屋,怕妈妈骂我。
  
  过了一会,爸爸从屋里出来了,他说,你妈妈哭了,你进去安慰她一下吧。
  
  听到这话我也开始大哭起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次把妈妈气哭。
  
  爸爸说,你看,你得到了你想要的玩具,但是妈妈却没有买到那个锅,本来如果可以买到那个锅,她以后下班就不用那么累的去做饭了,你现在开心吗。
  
  我不知道说什么,就是一直哭。那个玩具也成了我心口上的疤,我没有再碰它,一碰我内心就产生一种耻辱感。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后悔当初没有要那盒橡皮泥。
  
  一直到后来搬家,妈妈看着那个还崭新的玩具,笑着说,你看,当初你非得要这个玩具,要了你又不玩了。
  
  也许你们觉得并不是多大点事,但是对我影响很大。从那以后,直至现在,我再也没有因为想要一个东西而央求爸妈买给我。
  
  在我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我估计勇气提到了这件事,说这些年一直很后悔,妈妈说,她也一直记得,当时她边哭边想以后要努力赚钱,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而爸爸也说,他本来就想安安稳稳的在学校里教书,因为这件事,觉得自己没能给我和妈妈良好的生活,于是决定出来闯荡。妈妈确实从那之后开始琢磨赚钱,后来慢慢有了闲钱就开始投资理财,现在每月除了工资,还赚了我俩的零用钱。
  
  妈妈说那件事让她知道了,钱不是攒出来的,是赚出来的。一味省吃俭用,攒出来的钱是死的,而赚到的钱是活的。这句话也一直影响着我,
  
  我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学着赚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很庆幸有这样的父母,他们在当时没有打我一顿把我拉走,没有在我面前说出伤人的话,没有用苛责来掩饰没钱的困境。
  
  所以我认为,有时候,父母可以把孩子当成家庭的一份子,耐心给孩子解释生活的困境。我见过很多父母把穷困的重担默默背在身上,然后见孩子不理解,就一味宣泄怒气,不能平心静气的教育解释。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脸色难看,言语暴力,情绪负压,不只是对老人,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王谦悦的回答:
  
  小时候,父母带我和妹妹去城里。为了省钱,两个孩子买一张票。查票时就躲着,被发现了就跟列车员说好话,还真管用。可是那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憋屈、自卑、恐慌。现在我仍然有点畏惧一切规则和穿制服的人。这件事我长大后没再跟家里提过,我以为他们不会注意到小孩子的想法。现在我有了孩子,我妈来帮忙带孩子,我儿子喜欢什么她都愿意买,特别是坐车买票,即使孩子根本没到买票的身高,孩子要买,我妈也会给他买一张。有一次她说起小时候带我们逃票,她感慨道,“哎呀,那时把孩子吓得啊。”我一句话没说,怕开口眼泪就会跟着下来。那一刻我知道了,原来妈妈是知道我们害怕的,可是她有什么办法呢?她当时一定也是感到尴尬的。
  
  题主说的这个父亲,他争吵的原因不得而知。在不得而知的情况下,我猜测一下,他可能根本不知道买全家桶更划算,弄不明白肯德基那些套餐是怎么算的,光是走进肯德基就够让他忐忑的了。他能带孩子去肯德基,就说明他心里是疼爱孩子的。至于大声嚷嚷,他也许知道不该大声嚷嚷,可是5毛钱对他来说也很重要,所以顾不上风度了。他也许根本不知道大声嚷嚷不礼貌,那是因为在他讨生活的经历里,都是靠嚷靠争抢才能糊口的。甚至三个孩子,大概是超生了,也许也是因为他没算过账来,不晓得三个孩子会让生活质量下降。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在讨生活中,他养成了对“文明人”的防范,就像流浪动物大多警惕性高。对我来说,不主动伤害别人、面对生活的困苦奋力生活,再有点温情,这些就够我尊敬的了。
  
    再则,礼貌和道德并不是能完全画上等号的。世上有那么多礼貌而虚伪的人,想必也有粗鲁而善良的人(我的意思不是说粗鲁一定善良,只是说粗鲁未必就不善良)。故事里的三个孩子,我盼望他们长大了能忽视父亲的不文雅,体会到父亲的不易。当然,我也盼望那些忙于在教育市场上挣钱的创业家,能开发些通俗易懂又专业的教育类电视节目可以给这些父亲母亲们闲暇时听上一耳朵。这大概能缓解题主提出的穷人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而这些项目大概是不赚钱的,更好的解决办法,大概是政府支持了。世上当然有那些尽管穷,却以一颗高尚、文雅的心教育孩子的父母。出淤泥而不染是相当可贵的,之所以可贵恰恰是因为难得。多数人,讨生活已是不易,只是凭本能爱孩子,几乎没有余力寻思更深层的教育。这时候,需要外力帮他们一把。另,我的意思不是说逃票、吵嚷等行为是好的,这些行为不值得赞赏,我只是试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逃票为什么会吵嚷,如何才能帮助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女不逃票不吵嚷。另另,我不是想为母亲开脱,相反,很多年我都不怎么喜欢母亲。如果我母亲因为逃票成功而洋洋自得,那我至今也不会接受她的。只是当我体会到她当时和我一样尴尬、耻辱、恐惧,我接纳了她,也接纳了这么多年畏缩、自卑的自己。我也不是想说贫穷的人品质好,我的意思是贫穷会带来很多不好的行为,这些行为背后是有原因的,是可悲的,而不是说是可以原谅的。我想做的不是道德评价,我盼望的是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盼望不要再有孩子因为贫穷而留下心理创伤。
  
  两位的回答非常有代表性,我觉得,在我们的周围,多宽容一些我们看到的,而不去过多的评价,因为你没有彻底了解别人的生活。再者不管孩子有任何情绪,都冷静,有技巧的引导孩子,若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牺牲一些物质方面的东西也是值得的。

上一篇:父母该如何批评孩子?
下一篇:阅读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