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哲理•故事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哲理•故事
爱之有道的典范
         发表时间:2013-07-30 15:17:20  文章来源:新浪网 赵忠心
 

  “父母之爱”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问题,能不能正确地爱孩子,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

  “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梗概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这个问题的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的大臣――左师触龙。

  《战国策》一书中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触龙说赵太后》。这里的“说”字要念“shui(去声)”,意思是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文章说的是,在七雄争霸的战国时期,公元前265年,赵国的国君赵惠文王刚刚去世,由太子丹、赵孝成王继承王位。由于赵孝成王还很年轻,实际上赵国是由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太后在幕后垂帘听政,执掌赵国的大权。

  就在两代国君新老交替的当口,强大的秦国突然发难,要发兵攻打比较弱小的赵国。秦国兵强马壮,没费多大的气力,很快就占领了赵国的三个城邑,情况非常危急。赵国急忙派人到齐国请求出兵求援。可齐国却很谨慎,提出了一个条件:赵国必须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齐国方可出兵救援。

  谁都知道,在中国,历来做父亲的是爱长子,因为长子要顶门立户;而做母亲的,则是疼爱最小的儿子,因为是最弱者。赵太后自然实在难以接受齐国提出的苛刻条件。

  众大臣出于对国家安危的关心,纷纷出面劝说。三番五次地劝说,惹恼了赵太后。她严厉地警告众大臣说:

  “从此以后,谁要是再劝我让小儿子做人质,我老妇就吐他一脸唾沫!”

  赵太后的警告,把众大臣都给吓住了,都不再敢前去劝说。

  有一天,左师触龙请求赵太后接见。此时此刻请求接见,赵太后本不想见。可是,左师触龙是赵国的元老,曾任左师,是国王身边的高级执政官,对赵国立有功劳,她又不能不见。

  触龙见到赵太后,先是问寒问暖,寒暄了几句,然后说明来意:

  “今天拜见,主要是为私事求太后帮忙。别的儿子都有了差事,惟独这个最小的儿子舒祺没事做,请求太后给小儿子找个差事。”

  太后一听,不是来劝她送自己小儿子做人质的,思想上就放松了警惕。太后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禁不住轻松地说:“没想到,你们男人也是这样的疼爱小儿子。”

  触龙说:“当然。我们男人甚至比你们女人更疼小儿子。”

  太后摇摇头,说:“不,不。还是我们女人更疼爱小儿子。”

  说到这里,触龙有意把话题转引到赵太后的小儿子身上。他说:

  “老臣私下以为,太后对您的女儿燕后的疼爱,大大超过了对您小儿子的疼爱。”

  赵太后不解地问道:“何以见得?”

  触龙认真地说:

  “常言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就是说,父母要是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就要为孩子的长远利益着想。我清楚地记得,当年您女儿燕后出嫁时,您哭哭啼啼,舍不得她远嫁燕国。她嫁给燕国国王以后,虽然您十分想念她。但您每次在宫庭祭祀的时侯,都是默默地祝愿她长久地留在燕国,生育子孙后代,以世世代代为王。您这就是为燕后的长远利益着想啊。”

  太后静静地听触龙说话,不住地点头。触龙借机又问赵太后:

  “请问太后,孝成王以前,赵王的子孙当初赐封侯爵的,现在还有继续当侯爵的吗?”

  赵太后掰着手指想了想,说:

  “没有了。一个也没有了。”

  看太后没有怀疑他提起这个话题的动机,触龙便继续说道:

  “这是为什么,太后?依我看,原因就在于他们从小就位尊而没有功勋,俸禄优厚而没有劳绩,还拥有许多的金银财宝。太后,您将小儿子封为长安君,地位很高贵,又分封给他大片良田,赏赐他许多金银财宝。但是,要想保住他现有的地位,就得让他为国家建立功勋,这才是他的立足之本。”

  说到这里,触龙稍稍停顿了一下,看他后并没有抵触,便又继续说下去:

  “可现在,正好有一个为国建立功勋的大好机会,你却舍不得,极力阻拦。恕我直言,您老人家现在还健在,他可以依靠您的权势和威望,维护、保住他的地位;将来有一天,您一旦离开人世,他没有了依靠,他凭什么在赵国站得住脚呢?”

  赵太后听了触龙的一番肺腑之言,觉得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翻然醒悟,不住地点头。她当即高兴地对左师触龙说:

  “你说得很有道理,很有道理。就按照你的主意办!”

  赵太后立刻派人把小儿子送到齐国做人质,齐国立即派兵援救,抵御住了秦国的进犯,终于保卫了赵国国家的安全。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国家立了大功。

  当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冲突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抉择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代一个典型的军事政治事件,但论述的却是父母怎么做才是真正爱子女的问题。

  这个故事是以长安君“入齐为人质”为中心,叙述触龙用委婉曲折、由侧面到反面、层层比较、逐步深入等方式,启发赵太后为儿子作长远之计:使小儿子长安君“有功于国”,“质于齐”正是为国立功的实际行动;而不要让小儿子“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从而陷入误子误国的悲惨结局,终于说服了固执、任性和目光短浅的赵太后。

  这个故事,自始至终紧紧围绕着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孩子的这个主题,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关乎家庭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

  做父母的爱自己的子女,其目的就是都是为了子女好,为子女谋利益。究竟是为子女谋求一时的、眼前的利益,还是为子女谋求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这也是溺爱和正确的爱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只顾子女一时的眼前的利益,就是溺爱;而为子女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考虑,才是正确的爱。

  触龙对这个问题论述得相当深刻,很值得今天做父母的深思。

  究竟是为了孩子一时的、眼前的利益,还是为了孩子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呢?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取舍、决断的问题。

  眼前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要是一致的,获得了眼前的利益,也就等于获得了长远的利益,那当然是非常理想的。

  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之中,往往二者是矛盾的。得到了眼前利益,却会失去长远利益。而眼前经受了磨难,但将来会得到长远的利益。面对这种矛盾的情况,究竟如何抉择?这是对做父母眼光的一种严峻的考验。

  如是感情用事,肯定是选择前一种,就像赵太后当初的态度。而在触龙的劝说下,最后转变了态度,愿意让小儿子做人质,为了国家和小儿子长远的、根本的利益,甘愿冒这个风险,那就是后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就是理性的,明智的,对小儿子是真正的爱。而前一种态度,表面看来是在爱小儿子,实际是那是一种典型的溺爱。

  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总要有两种“经历”:一是“享受幸福”,一是“经受痛苦”。这是谁也逃脱不了的。小时候,经受一些痛苦,到了老年,就会享受幸福。这就是“苦尽甘来”的道理。

  而小时候只会享受幸福,一点儿苦也没吃,到了老年,一般是逃脱不了痛苦的。正如一句古诗所说的那样:“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做父母的,应当有个清醒的头脑。爱孩子,要很好地权衡利弊得失。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着眼点放在孩子的长远利益上。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上一篇:“傻”妈妈的育儿经
下一篇:让阳光拐个弯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