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技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教育科技
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用“正确”的方式长大   
         发表时间:2017-08-16 16:17:03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时常欣喜、欣慰,孩子的成长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时常迷惑、彷徨,不知道在处理冲突时,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最“好”。
  
  当然,没有人天生会做母亲,妈妈的这个角色也要在不断经历中、反思中才能成长、进步。
  
  一
  
  冬天,奶奶把热水袋准备好要放到被窝里去,一岁七个月的哥哥问:“奶奶,我能摸一下热水袋么?”奶奶一开始答应他可以,后来奶奶又说:“你不摸吧,好烫的”。
  
  过了一小会,哥哥哭起来了:“我还没摸呢,你就叫我别摸啦。”后来,奶奶在确定热水袋不会烫伤的情况下,鼓励哥哥去摸一下热水袋。
  
  哥哥说:“呀,真的热热的”,然后安心睡觉去了。
  
  两岁四个月的弟弟得到一瓶酸奶,满心欢喜,迫不及待想把吸管插进瓶子里,没成功。
  
  爷爷过来帮忙:“你插不进去的,我来弄”。
  
  等爷爷把插好吸管的酸奶递给弟弟时,弟弟生气了,哇哇哭起来,并做了一个要把吸管取出来的动作,拒绝喝这瓶已经被插好吸管的酸奶。
  
  我们又重新拿了酸奶和吸管给弟弟。他笨拙地把吸管外面的塑料袋撕掉,然后学着大人插吸管,用了尖头的那一边,不成功,又倒过来用另一边,还是不成功,试了不下十次。
  
  这时候,我问他:“弟弟,要不要帮忙?”,他点点头,把酸奶和吸管递给我。
  
  二
  
  哥哥两岁多得到一双雨靴,他很喜欢,特别是下雨的时候,踩水特别欢快。
  
  后来,他有时候会跑到阳台,偷偷地躲起来穿上雨靴。我们发现了他的“秘密”,撞见他穿着雨靴时装作没看见,也没有告诉他“雨靴是下雨天穿的,晴天穿会很热。”
  
  哥哥或许之前觉得穿雨靴不合适,所以才会躲起来穿,但是他发现大人没有表现出异样,他又觉得安全了。于是,在大晴天,他提出要穿着雨靴去挖沙子。哥哥非常开心,穿着雨靴出门了。
  
  后来,实在是太热了,他自己坐到台阶上要脱鞋子了。
  
  这个时候,我们告诉他,雨靴一般是下雨天用的,雨水不会进到鞋里去。哥哥立刻深有体会似地说:“出太阳就要穿别的鞋子对不对?”
  
  三
  
  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树上的一片树叶、一粒小果子,路上的一块大石头,花园里的喷灌系统等大人视而不见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孩子而言,或许都具有神奇的魔力。
  
  同时,他们还不懂得衡量自己的能力究竟能做多大的事情,家里的椅子他们想搬起来,想自己提着洒水壶去给花草浇水、自己搬着车子上楼梯。
  
  总之,他们头脑里有很多大人想象不到的念头,又总想依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压根不会去想“实践”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后果。
  
  但是,大人不一样,能够立刻看明白他们的“实践”会带来什么后果,衡量他们的能力能不能胜任。
  
  于是,问题出现了:“你不摸吧,好烫的”“你插不进去的,我来弄”“树叶上有虫子,不要摘”“石头好重的,不要搬,会砸到脚”“凳子你不要搬,好重的”“你不要浇水,水会洒出来的”……
  
  大人会告诉孩子这些“正确”的认识,而且一般都是消极后果的认识,然后拒绝他们,阻止他们。
  
  四
  
  很多时候,孩子会因为他们的想法没有实现而沮丧,或许他们会以哭闹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许他们会找一个机会,等到大人没看到的时候,急忙去搬凳子,急忙提起洒水壶去浇花。
  
  结果,孩子可能真的摔了一跤,水可能真的洒了一地,或者孩子还滑倒了。这个时候,大人的心情就不一样了:“你这孩子,怎么就是不听话呢,我告诉过你。”
  
  是啊,孩子们为什么就是不听话呢?
  
  明明已经不只一次地告诉他们正确的方式了。告诉他们不要做,他们偏偏要做。大人和孩子的矛盾产生了。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写到:“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大人之所以不自觉地教导儿童“正确”,是因为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无视儿童的“地位”。成人,经过了系统的教育,经过了探索、实践,他自身的经历已经教会了他什么是基本“正常”“正确”的。但是对于孩子而言,这个世界是全新的,一切的一切,都强烈吸引着他们,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他们痴迷于一片树叶、一条小虫子、一堆沙子、一滩泥巴水。
  
  五
  
  大人以为无时无刻关注他们的言行,随时准备纠正他们即将发生的“错误”,告诉他们正确的路径是在教育孩子,是为孩子好,是对孩子负责,甚至为孩子牺牲,因为我耗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他们没有料到,基于“正确”的出发点,他们给了孩子太多的束缚和禁令。恰好是这种自以为正确的方式,阻碍着孩子“正确”的长大,因为它其实是远离儿童的,背离了孩子的天性。
  
  蒙台梭利在《人的成长》中写到“在成长过程中,人的潜意识当中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推动着人的成长,正是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促成每一个体的构建。如果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机会,并配合其内在需要,使他们能尽全力实现自身的发展,那么成长本身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可以说,童年是一个引导儿童长大、成熟和自我完善的‘内在生活’阶段”。
  
  我以为,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他们不停地想要去探索这个世界,弄明白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件新事物,他们遵循着自己的规律成长。
  
  孩子想摸一下热水袋也许是因为好奇,自己想插吸管是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想去浇花也许是觉得这个事情很有趣。
  
  但是大人预见了,“烫”“吸管插不进去”“水洒了”,于是大人以“不要烫手”“我才能插好吸管”“不要洒水”为指导,在诸如此类的小事迫不及待地阻止孩子们做什么。
  
  大人的行为,有点类似于剧透,你满心欢喜想要去看一部电影,然后一个人告诉你,这个电影就是如何如何,为了节约你的钱,你还是别去看了。怎么样,感受如何?是不是觉得热情瞬间熄灭,下次不想和这个剧透的人交谈想法了?而我们的孩子,却经常处在“被剧透”的无趣中。
  
  六
  
  请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用“正确”的方式长大。尊重儿童的成长权利,把自己原有的“正确”意识放在一边,和他们一起,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鼓励孩子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体验、领悟,获得符合他们身心规律的成长经验。这样的经验才是他们自己的、深刻的、快乐的。
  
  当然,放手让孩子去“成长”,也是有条件的。显然存在人身安全风险、不符合道德行为准则,以及诸如此类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情形下,我们要明确告诉孩子不可以。
  
  当我们停止了生活中对孩子的很多“告诉”,语言中不再会有那么多的“不要” “别”,我们就不再是唠唠叨叨整天说教的大人,孩子会更愿意亲近。
  
  孩子可以在心绪不受持续地外在消极因素干扰下,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充满热情地去探索,在经验中弄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尽全力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回到开篇之初,如果哥哥一开始问能不能摸热水袋就得到了允许,他的内心就不会有“我还没摸,你就让我别摸啦”的沮丧,如果弟弟一开始拿到酸奶和吸管就能自由地尝试,他也不会“耍赖”生气,拒绝已经插好吸管的酸奶,他的内心也不会有欲求得不到满足的挫折。如果每一次这样的“小冲突”都消失了,他们的情绪不是更加稳定么?孩子不是拥有了更加愉快的心理环境么?
  
  所以,当你看到他们小小的身体或许并不能驾驭一件“大大”的事情的时候,当你明白他即将要“面对失败”的时候,请不要急着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不要恨不得马上出手帮他们达到一个“正确”的目标。请静静地站在他们身旁,珍惜他们想要去探索一切的热情,欣赏他们为了达成“目标”所付出的努力,随时准备在他们求助时提供援助。这才是爱的正确方式。
  
  作者:周利明,系长沙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干部,育有两个男孩

上一篇:学生沉迷王者荣耀很大程度是家庭教育问题
下一篇:开学了,老师最想和家长说的心里话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