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教实践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家教实践
为什么被尊重的孩子多数品学兼优?
         发表时间:2017-02-13 10:03:14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陈会昌
 
  陈会昌教授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对幼儿心理及幼儿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日前,记者采访了他。
  
  您曾提出“尊重平等教育”理念,该理念对两颗种子的培养有什么意义?
  
  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教育类)重点研究课题“尊重平等教育”的过程中,我曾调查了几百名中小学生在家庭和学校是否受到尊重的情况。结果表明,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大多是在家庭和学校受到尊重的学生,而那些心理不健康、学习与社会适应性较差的,往往是在家里和学校未受到尊重的学生。
  
  我们的研究证明,在家里受到尊重的孩子,走出家门才会尊重别人,尊重和自己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尊重冒犯过自己的人,才会保护别人的自尊,平等对待别人。一个人从小在家里受到平等、尊重的对待,以后才会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争取各种平等机会,遵守自己应该遵守的义务和责任,在资源紧缺时恪守公平原则,并且帮助那些需要帮助而自己有能力帮助的人。但是,很遗憾的是,由于几千年来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成人不能平等、尊重地对待下一代的现象至今仍然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近年来,人们开始强调爱孩子、爱学生,但是尊重孩子、尊重学生仍然被多数人忽视。
  
  家长心中疑惑:小孩子也需要尊重吗?
  
  每个人都有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婴儿受到批评时的委屈和反抗行为中就可以看出来。当孩子进入小学,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快速发展,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严重阻碍他们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在缺乏自尊和被尊重的氛围中,孩子通常会以违抗、敌对的方式对待周围人和社会要求,他的自控力自然不会得到良好发展。我们所说的尊重孩子,就是要把孩子看成一个具有与众不同的天性和独立人格的“人”,一个和其他任何人平等的“自由人”。在进入小学和中学后,家长和老师要特别注意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尊重他们的选择与判断、个人隐私以及他们的抱负和志向。无论父母对孩子,还是老师对学生,都应该做到不体罚、不辱骂、不大声训斥、不羞辱、不嘲笑、不当众批评。
  
  尊重和溺爱的界线在哪里?尊重孩子是否还需要纪律约束?
  
  尊重不等于溺爱,更不等于放任自流。尊重孩子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相辅相成,尤其是,要想培养孩子的内控能力,必须从尊重孩子开始做起。对尊重与纪律性的关系,我很赞成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那句话:
  
  “对意见的表达,要像鱼儿在水里畅游般自由;而对纪律的要求,却要像岩石般坚定。”
  
  最后,对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您能给家长们提出几项具体的要求吗?
  
  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家长的使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有以下八项原则:
  
  第一,不轻易对孩子做出整体性评价,如“你真笨”或“你真聪明”
  
  第二,不要说“你看看你,再看看人家”这样横向比较的话;
  
  第三,对孩子的失控行为要有惩罚、批评、说理、引导、冷落、暂停、取消权利等多方面措施,放任自流是不正确的;
  
  第四,培养好品质,必然要在孩子做错事后激发他的悲伤、内疚、自责、羞愧等负面情感;
  
  第五,要保持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
  
  第六,经营好亲子关系,教育艺术的秘诀体现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情感关系中;
  
  第七,在孩子具备基本的自控能力之后,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第八,父母具有较好的情绪和行为控制力是正确实施教育的前提。

上一篇:教育孩子父母如何做好协调工作?
下一篇:狠心爸妈故意弄丢4岁幼儿, 结局却出乎意外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