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博客博览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博客博览
这才是孩子最缺失的能力!
         发表时间:2017-04-19 09:49:10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个说法:中国孩子在课堂,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他会认为“老师一样的教法,别人会,他不会,那一定是他没做好”,常常不敢发言,怕被耻笑。
  
  西方孩子,就会更敢于直接表达。为什么?他认为老师没有教会他是老师的责任,他会举手并且大声发问:“老师这道题我不会。”
  
  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则重要。重要在这样一种心态,这样一种做事习惯,会成为中国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当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孩子从小的家庭教育有关。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
  
  “代言",孩子会“懒得”表达
  
  《先知》·纪伯伦中有一句话:你们可以庇护孩子的身体,但不能禁锢他们的灵魂。孩子的灵魂栖息于明日之屋,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按照他们的希望,长成一个“好孩子”。但家长的希望,却总是让孩子感到深深失望。
  
  “桃桃,放学了”,出门碰见我们邻居接女儿放学回家。
  
  “你这孩子,阿姨和你打招呼呢,你怎么不吱声啊”,桃桃妈妈没等女儿开口,就先声夺人了。
  
  “阿姨好”,桃桃小声回应到,有点害怕。
  
  哎,这位妈妈替孩子背着包,替孩子说着话,孩子原本内向的性格,会越来越放不开。时间长了,表达会变成她害怕的一件事,更不愿去主动表达,她害怕自己会说错话,被别人耻笑。从此,表达这件事,就被羞羞的放弃了。
  
  ◆◆◆
  
  太累,孩子会“无力”表达
  
  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往往让孩子“累死”在了终点。
  
  睿妈就认识这样一位女孩,七岁了,她非常优秀,模样也长得人见人爱,但她却被妈妈害惨了。
  
  在她四岁的时候,她妈妈送她去学钢琴。在这之前,孩子已经学了一年的英语和画画。学习钢琴,是因为专家建议让孩子越早学越好,特别是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学钢琴。
  
  但是,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一位懂音乐的家人,都有足够的金钱为孩子找到好的老师,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音乐天赋,都可以成为郎朗,父母的心理预期一开始绝不能太高,更不能去逼迫孩子。
  
  她的妈妈恰好犯了这个错误。孩子小小的年纪天天被她逼着练琴,孩子说累,妈妈就说她吃不了苦,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孩子说练琴没意思,不想练琴了,妈妈就说她没毅力,妥协没用,只会浪费时间。慢慢地,孩子只学会了服从,几乎不会主动去说什么。即使她多才多艺,但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永远也弥补不了的。
  
  ◆◆◆
  
  “不懂事”,孩子表达了也无用
  
  有“家长作风”的父母自以为自己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能分辨梦与现实,可孩子们却感觉,搞清哪些是“梦”,哪些是“现实”是最最最无聊的事。
  
  我们经常会听到老人讲,小孩子“不懂事,说话不算数”,“小孩子只有耳朵没有嘴巴”。以前的家庭教育,大人在讲话时是不允许小孩子插嘴的。大人总是希望小孩子大部分是多听,听大人的教训、听大人的教导,尽量不要表达意见。这种观念,害苦了中国孩子。
  
  相反,表达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在小朋友的表达力训练上,要从小就开始做起。当你给孩子讲完一篇故事后,你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说说听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喜欢这篇故事吗?她喜欢这篇故事的什么等等。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说话,也愿意表达。
  
  总之,让孩子学会表达很重要,父母不要再犯错,不然真把孩子变成了“哑巴”。
  
  感觉统合的学习是学习一切的基础!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上一篇:这些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笨甚至抑郁!
下一篇:400万换回国工作月薪1万,出国留学值不值?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