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技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教育科技
想解决孩子偏科问题?
         发表时间:2016-11-17 10:07:22  文章来源:好教师 郑冬雪 刘树静
 
  不少粉丝妈妈跟小编反映孩子偏科的情况:我家孩子语文非常好,但数学连及格都达不到;我这个孩子是数学好,英语和语文很差
  
  据调查显示,20%的小学生有偏科现象,而到了初高中则有70%的学生有偏科现象。
  
  小学生偏科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升入初中后还是偏科,并且越来越严重的话,家长就要足够重视了。其实,孩子偏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看来有以下几点:
  
  孩子自身的兴趣取向
  
  兴趣是孩子不断学习的动力,只有孩子喜欢他才会去努力,学的更加认真。
  
  比如,孩子天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较强,喜欢学习语文,他便会拿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写作;相反,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和兴趣了。久而久之,强的学科更强,弱的学科更弱了。
  
  家庭文化氛围的引导
  
  孩子的学习跟家长的职业和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兴趣选择。
  
  有的家长是搞计算机的,他的孩子从小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对数字和网络比较独钟;有的家长爱好文学,孩子便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也喜欢读书写作······虽然有家长对孩子进行引导是很好,但也要小心令孩子受影响太深,毕竟现在都提倡全面发展,单一的爱好并不一定是好事。
  
  受老师教学风格的影响
  
  虽然孩子偏科很大原因来自于自身因素,但毕竟很多知识和学习习惯是在学校培养的,所以,孩子偏科的原因受老师的影响也很大。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上课是“认”老师的。有的孩子非常喜欢某一位老师,同时也喜欢他的教学风格,上课的时候就认真听讲,这一学科的成绩也自然很好;如果孩子非常讨厌某一位老师,他很可能对这位老师教的课产生厌恶,因此这一学科的成绩也越来越差。
  
  如何解决孩子的偏科问题?
  
  >>>>
  
  鼓励孩子全面发展
  
  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设定目标,比如希望孩子长大成为一名医生,就只让孩子学好理科知识,而不重视文科的学习。
  
  家长要鼓励孩子全面发展,用强科树立信心,认可孩子的学习能力,并告诉他在其他的学科上也能学的很好;让孩子知道偏科只是暂时的,每一学科都有难点,也有易学的点,只有全面发展,总成绩才能提上去。
  
  >>>>
  
  不给孩子灌输负能量
  
  有的家长自以为是“过来人”,就跟孩子讲授自己的“经验”:哎呀,数学太难了,尤其是几何,我当年就怎么都学不会;我最不喜欢写作文了,语文老是考不及格
  
  家长们一定记住,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给孩子灌输负能量,否则这种负面影响就真的会“遗传”了。要学会积极的鼓励孩子战胜弱科,不断挑战,这样孩子才能进步。
  
  >>>>
  
  消除孩子对老师的个人看法
  
  孩子天生单纯、直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也不会伪装。对于因为老师引起的偏科,家长要引起重视,跟孩子好好谈谈。
  
  告诉孩子学习不是给老师学的,更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喜欢他所教授的课。因为个人情绪而厌恶某一学科,甚至放弃学习,是非常愚蠢和不理智的行为;让孩子积极的和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接受老师的纠正和帮助;告诉孩子老师是所有同学的老师,不能只顾及某一个学生的感受。
  
  内容来源:内容源于网络,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转自网络,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这种“杀伤性叫醒”方式,你用过吗?
下一篇: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将收获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