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技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教育科技
生二孩 家庭教育准备好了吗
         发表时间:2016-01-21 15:50:27  文章来源:网易
 
  有媒体报道,初二男生反对父母要二孩,强制已怀孕的妈妈做人流,称不手术就不参加中考,以此要挟父母。
  
  自从单独二孩政策出台以后,此类报道就层出不穷。此类事件若偶一发生,尚可以解释为个别孩子不懂事,但若像目前这样发生频率如此之高,恐怕就不能以个别孩子不懂事来解释了,而只能归结为家庭教育的问题。
  
  实际上,自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大量出现以来,针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就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总的来说,社会普遍认为,独生子女有相对独特的性格倾向,比如孤独、自我、吝于分享、缺乏合作精神等等。而这种性格倾向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性格缺陷。所以,社会一直呼吁中央政策放开二孩,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矫正独生子女成长中可能存在的这种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孩子不再因孤独而自我。
  
  笔者倒不认为独生子女因其独生而天生具有上述性格上的倾向,但笔者也承认,这种倾向确实在独生子女这一代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尤其在近年,这种倾向在独生子女群体中表现得愈发明显,原因为何?笔者看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家长因各种原因,对子女有过度的寄托与期待,表现为资源供给唯恐不足,关心爱护唯恐不够,同时,管教约束唯恐不力,教育培养唯恐不足。总而言之,家长们对于子女的焦虑折射到子女的教育上,就显现为家庭教育中各种扭曲的现象。所谓“全家都围着孩子转”,这句常见的吐槽实际上反映了现实的真实。当然,对孩子必要的关爱与教育是必须的,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去那种散养、放养的,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养育形式。但是,关爱与教育一旦过度,就将成为孩子以及家长不能承受之重,也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过度的关爱与教育以及随之而生的对子女的焦虑不仅会导致关爱异化为溺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挟持了学校教育,助长了学校教育中种种扭曲现象,比如极重的课业负担,对于分数与成绩的过分关注,这些现象又进一步挤压了孩子正常的成长空间,尤其挤压了孩子精神的成长与品格的锻造,导致孩子精神世界日渐贫乏与逼仄。物质上的唯恐不足、无限供给与精神上的贫乏与逼仄,二者交相作用,必然会使得他们形成孤独、自我、吝于分享、缺乏合作精神等性格倾向。
  
  现实中,我们屡屡看到所谓的“虎妈”、“虎爸”们的教育案例,平心而论,所谓“虎妈”、“虎爸”往往是以挤压孩子精神成长空间为能事。而与此相对的教育案例,例如有父母将房产卖掉只为陪孩子周游世界,看上去似乎是与“虎妈”、“虎爸”截然相反的教育模式。但这种将家庭资源倾于孩子一人,甚至不惜放弃正常的家庭生活,对孩子形成的教育意义真的就更好吗?实际上,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他们的共性都在于对于孩子有过度的寄托与期待,对于子女教育有过度的焦虑,只不过焦虑所体现的方式不太一样而已。
  
  就此而言,那些反对父母生二孩的事例,反映出的乃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而在二孩时代,独生子女时代的家庭教育模式也将难以为继。所以,二孩来袭,或许是倒逼我们社会反思家庭教育的一个契机。

上一篇:孩子的心理工作如何做?
下一篇:“女学霸”被骗 给家长提示了什么?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