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看点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今日看点
为何赢在起跑线上往往输在终点线?
         发表时间:2016-07-15 09:39:47  文章来源:校长传媒
 
  
  顾泠沅:做教育其实就是讲故事
   
  美国“掌握学习”的倡导者布鲁姆在考察了顾泠沅的青浦实验以后说:“你在东方做了10年,我在西方做了40年,所得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
  
  顾泠沅老师名言
  
  ●工作了一天,晚上还在挑灯夜战。有人问我:干嘛要把弦绷得这么紧?我的回答是:一定要抓住今夜,因为明天从今夜开始。
  
  ●我提出了“寻找中间地带”的观点,即在中美两国教育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双方可以基于各自的本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用以改进本国的教育教学。寻找中间地带是一种智慧,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的智慧。
  
  ●我的一生得益于三位名师的指点:苏步青教授严谨的治学风格,刘佛年教授民主宽容的大家风范和吕型伟教授实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一定要学点教育史,要弄清各种教育流派源头与流变的关系,要超越前人,一定要知道巨人是谁,巨人的肩膀在哪里?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应是最有权威的未来学家。未来分为两半,一半是今天的延续,另一半要靠理智的雕琢。
  
  ●我有两句话,第一句:教师事关重大;第二句: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这个课堂既是教学的小课堂,也是整个社会的大课堂。
  
  ●现在社会上都在关注如何办好一所好学校。其实套用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只要有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批好老师,那一所好学校就办成了。
  
  ●如果说过去的校长以教学质量为他的责任的话,那么现在的校长的职责有两条,还应把教师的发展作为他的职责。
  
  顾泠沅老师说:“教师最有叙述权”
  
  我发现目前的教育研究中有很多不良习惯: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名不副实的“教育实验”;实践乏力的“教学理论”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等等。我一直力图从重现场、重情景中改进理伦与实践的关系,力图从重人性、重效果中重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以“参与者”、“当事人”的角色留心教学中出现的细节、冲突和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处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教师已经成为此问题的“参与者”和“当事人”,不会甩手等待“专家”来解决。叙说“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改进”程度,对此教师最有叙事权。
  
  教育叙事能追忆、提升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教育“叙事研究”努力恢复“教育个案”、“教育事件”的合法性,这使教育研究领域“走向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祈求就在于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即使提出教育的“理”与“逻辑”,也使这种“理”与“逻辑”从具体的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成长出来。
  
  做教育其实就是讲故事
  
  “每一个熟悉顾泠沅老师的同事,在慨叹他精力充沛、洞察事实和深邃的理论思辩的同时,更为他善于实践反思、勤于笔耕的精神所折服。从1977年以来,他坚持写专业日志,不管工作多忙,身体多么劳累,他都坚持将自己每天的学习体会,谈话心得,参观随感,书信手稿一一记录下来。26年来已积累了95本札记,500万言。2000年6月,他随国家教育发展中心回访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这是他第一次出访美国。但在美12天,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游览活动,夜以继日地整理考察笔记,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回国以后,他又用两个月时间,加工完成了4万余字的美国基础教育访问考察报告,一时传为佳话。”
  
  这是广为人知的顾泠沅老师的佳话中,最能引起我们思考的一部分。顾老师十分倡导案例教学,用他的话说:“教育,有的时候就是讲故事——教学研究人员应该多听老师讲教学的故事,教师应该多听学生讲在学习过程中的故事,在讲述与倾听中,我们能受到很多启发,产生教育的灵感。”记者鉴于这样的思考,也准备讲述六个顾泠沅老师关于教育的故事,六个瞬间也许并不能代表顾老师教育的一生,但是对读者来说,哪怕有一个故事能引起自己的思考,都是你读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
  
  教育好比吃馒头
  
  在杭州电视台的演播厅,顾泠沅l老师与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倩围绕着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的话题,展开了一场生动的对话。“我有个朋友,为了让孩子就近上一所好学校,花了天价买了附近的房子;有些孩子很小,父母就把他们送出国留学。”一开场,董倩就举了几个很现实的例子。顾泠沅老师讲了一个古人吃馒头的寓言:教育就好比三个馒头,第一个是原理基础,第二个是知识连接,第三个是应用策略,以前中国教育一直在吃前面两个,突然发现西方教育吃了第三个就能饱,于是认为前面两个可以不用吃了。其实近年来西方教育也在反思,认为前面两个馒头也很重要,因此寻找中西教育的中间地带对未来教育发展很重要。
  
  顾泠沅老师回忆起与美国同行交流时的情景,对方称赞:“我太佩服你们的中小学教师了,有那么好的成绩,那么好的经验!”紧接着却跟了一句不那么好听、不那么客气的话:“但我不佩服你们的研究人员,这么好的成绩和经验都没有总结出来。”顾老师说:“我给你讲一个我们中国的寓言。一个和尚饿了,吃馒头。吃完第一个,不饱;吃第二个,还是不饱;再吃第三个,饱了。吃饱了,和尚就开始发议论(顾老师诙谐地点评“议论都是吃饱了发的”):‘早知吃第三个会饱,就不吃前面两个了!’”
  
  美国教育专家一听完就拍案惊奇:“哇,你们中国的寓言太好了!这第一、第二个馒头就是概念、原理,第三个馒头是策略、问题解决技能。你们一直都在吃前两个馒头,而我们想只吃第三个馒头,不好好吃前两个。我们的基础教育都有问题!”
  
  中国是“听中学”,国外是“做中学”
  
  关于什么样的才是好校长、好老师,顾老师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他说:“年轻人犯错,上帝也原谅。我以前有个同学,读书时犯了错误,按规定是不可以毕业的,但是老师帮助他毕业了。后来,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我认为,好老师就要允许学生犯错。”颐老师还讲了自己两位老师一严一宽的不同风格,认为无论宽还是严,老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样的老师才算个好老师;另外学生不必太听话,“听话”的孩子并不是“好学生”,从小到大,孩子耳朵里被灌得最多的话就是“听话”,从听家长的话,到听老师的话,最后听领导的话,其实好学生不必太听话,我们现在鼓励的创造性就是“不听话”的具体表现。顾泠沅老师说,以前我们的孩子在接受教育时往往是“听中学”,而国外孩子是“做中学”。其实光动手做,不动脑想是行不通的,因此现在我们提倡: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出来的东西说出来,改进未来的基础教育,首先应该从培养更多个性丰富多彩的好学生开始。
  
  赢在起跑线上往往输在终点线
  
  很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拼命给孩子加码,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导致孩子最终输在终点线。“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减负,就有希望!”顾泠沅老师说,中小学教改是减负的突破口:一是要把课堂教学作为教改突破口,扎扎实实在提高教学效益上“做文章”。教师应该把学生的作业变成“能力训练场”,这是学生能做到“快乐学习”的关键:二是要把“减负”当作一个整体职责来抓,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减负”之所以多年来难以取得明显成效,教师能力不足和不少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是两大阻力。我们常能看到二岁的孩子识四千字,四岁的孩子能背三百首唐诗,其实这并不是值得提倡的东西,这样的“超常儿童”往往是十岁后还是认识四千字,二十岁时连三百首唐诗都不记得了,植物动物的成长都是有自然规律的,人也不例外,我希望孩子们能“自然生长”。
  
  世界上有四种老师
  
  顾泠沅老师说,世界上有四种老师,第一种是讲课能深入浅出,很深奥的道理,他能讲得浅显易懂,很受学生欢迎,这是最好的老师;第二种是深入深出,这样的老师很有学问,但缺乏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把深奥的学问讲得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就费劲,这也算是好老师;第三种是浅入浅出,这样的老师本身学问不深,但却实事求是,把自己懂的东西讲出来,这也能基本保证质量,也不乏是个好老师;最糟糕的是第四种老师,浅入深出,本身并无多大学问,却装腔作势,把本来很浅近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让人听不懂。顾泠沅说,将老师这样分类会让每个老师告诫自己,切不可做第四种老师,而要努力做第一种老师。
  
  21世纪什么样的教师最受欢迎?
  
  答案很明确,除了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独特的教学风格;具有平等、宽松、幽默的风格;敬业爱生的思想素质以外,我认为还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第一,时代型与知识型的完美结合。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必定仰慕他的特长、价值,在学生掌握大量信息的时代,教师更要具有渊博的,知识,以明天的知识传授给今天的学生。时代已经不同了,学生喜欢的老师更具有时代感,所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决定了老师的人格魅力,那就是时代型与知识型的完美结合。第二,情感型与技巧型的和谐统一。教师是学生成长期间接触最多的长者,在学生眼里,教师是良师更是益友。对学生具有指点迷津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健康情感,在教育方法上不仅要有和风细雨式的滋润心田,还要严格训练的公正的长者风范。第三,创造型与传统型的相互渗透。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即将被点燃的火种,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利于他们发挥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一直以做一位既风趣又踏实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理想,因为我认为这样的教师最美。”
  
  学生根本没有“好”“差”之分
  
  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中国的习惯教育思维似乎一直认为这是“好学生的事”。“差”的学生能否有创见,是否也需要尊重?顾泠沅在上海一师附小的一堂数学课上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让学生运用知识计算房间铺地砖需要多少块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热烈地投入讨论,提出了房间面积除以一块地砖面积的解决办法,当发现坐在墙角的小李游离在小组讨论氛围之外时,老师并未批评指责或强迫他参与学习,而是适时地让他聆听同学的见解,然后在平等和谐的合作气氛中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不用算出房间的面积和一块地砖的面积,“只要算出房间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地砖这个小正方形边长的几倍,把倍数乘以倍数就可以了。”看似很“笨”的方法在实际中一样有效,老师需要做的并不是矫正他,而是要鼓励他。
  
  (本文选自我有我的young的博客)

上一篇:孩子磨蹭多半因为什么?
下一篇:如何找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