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看点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今日看点
孩子们为何发公开信声讨深爱他的父母?
         发表时间:2016-05-25 09:56:59  文章来源:朝人朝语 罗仁
 
  近日,一则《娃娃小区贴公开信控诉家长:我们不是你们的傀儡》的新闻引发家长热议。根据报道,由于家长一味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无限压缩孩子的自由空间,结果遭到孩子们以公开信这种令家长感到“恐惧”的形式反抗,信中甚至出现了“我们恨家长……蓝色天空再见,世界的一草一木再见”之类过激话。这个事情使我想起一年前长沙一个9岁男孩因父母管教太严离家出走三天的新闻,两个事件似乎如出一辙,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家庭教育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孩子是一个生命体,不是机器,更不是家长的附庸品或影子。家长给了孩子生命,但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家长的所有物,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也不是人身依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作为一个丰富的生命个体,孩子不仅仅需要吃喝睡眠,不仅仅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拥有和成年人一样的人格尊严,拥有受法律保护的多种权利;他们虽然不成熟,但一样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即使有些不切实际,却同样经过了自己的思考;他们的情感、直觉、想像力甚至比成年人强得多。作为父母,既要给予其肉体上的保护,为其创造安全的环境,更要给其心灵创造宽松环境。生命不堪承受之重,父母把自己认为的成功标签强加给孩子头上,这不是关爱,是自私,这种畸形的“爱”最终只会演变成悲剧。
  
  自由成长是孩子最大的权利。有教育家说过,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自由,可以让孩子充满灵气和童心,充满幸福和个性,在不知不觉中成人成才;自由,可以使家长可以勇敢地去爱,大度地去宽容,放心地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而现实是,很多父母只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而忽视其心灵深处的需求,打着爱的旗帜,却扼杀掉了孩子的自由。所以,孩子们才会在公开信发出了父母限制他们的自由,但他们需要自由,还他们自由的呐喊。由于缺乏自由,孩子犹如被装在笼子里的小鸟,似乎每一个羽毛都被捆绑着,每一分钟都被安排着。

       孩子的世界本应充满五彩斑斓的颜色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但笼子里,似乎只有一个声音在环绕,“你要越来越优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46年曾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其中,时间和空间解放的本质就是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孩子。作为家长,我们要懂得“养”孩子,又要学会“育”孩子。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给孩子身心的成长创造一个安全、自由和宽松的环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成长与性格的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长久的。有种说法是“父亲是太阳,母亲是月亮”,父亲负责刚毅、坚强、诚实和勇敢这些气质和理念的传递,母亲负责慈善、善良和细腻等内涵品质的滋养。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就用自己太阳的光辉和月亮的光泽给孩子做好榜样,给孩子赋予潜移默化的正力量。

       这样的父母才会教育 出真正优秀的孩子来。而“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式,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不可取。在理论上,这种教育方式泯灭孩子的自由与个性,压制孩子的天性与天赋,在心理上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痛或记忆,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独立的人格与性格。在实践上,这种教育方式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僵硬,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为家庭矛盾或家庭悲剧。重庆这帮孩子们的集体抗议,就是对“虎妈狼爸”式教育最好的回答。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都是带着“精神胚胎”而来的,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像是一个种子埋在土里,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长出叶子,都有着其自然的轨迹和规律。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爱”的灌溉和“自由”的土壤,而不是拔苗助长。童年只有一次,弥足珍贵。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父母要有好的心态,爱孩子,就相信孩子,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然后静待花开。

上一篇:80后父母的“坑孩”三宗罪
下一篇:“聪明药” 能让孩子聪明吗?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