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教实践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家教实践
同样是奖励孩子,效果为何天差地别?
         发表时间:2016-12-29 14:38:24  文章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要不要对孩子进行奖励?如果可以奖励,应该如何奖励才有效呢?在奖励的问题上,家长的不恰当做法不仅不能激励孩子做出更好的行为,反而可能降低孩子做事的内在动机,甚至让孩子养成凡事讨价还价的习惯。其实,奖励只是教育孩子的一种辅助方法,背后离不开家长的用心和关爱。要使得奖励发挥积极作用,还需要家长结合自己孩子以及自己家庭的特点,不断调整和改进方法。
  
  同样是奖励孩子
  
  效果天差地别
  
  曾接触过两位宝妈的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位宝妈家里的孩子四岁不到,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但是因为她和老公工作都很忙,平时主要是爷爷奶奶在带。
  
  老人平时带孩子会跟孩子说“把饭吃光光,奶奶就给你1块钱”,“好好上幼儿园,如果听话,奶奶给你买巧克力”,出去到别人家也会说“你消停一会,回家给你看两集动画片。”
  
  宝妈之前也没注意,后来发现孩子总是喜欢跟大人讲条件,有时候犯起倔劲儿来,谁说都不听。
  
  还有一位宝妈也是在分享心得,但是她的孩子就省心不少。
  
  据她说,她和老公每天晚上会跟孩子进行家庭讨论会。两口子先耐心地听孩子自己评价一下自己今天的表现,做了哪些好事情和高兴的事儿,哪里可能需要改进,然后再由他们夫妻两个人说说对孩子的表扬,希望孩子能做出调整的地方,还有对孩子的期待。
  
  一般情况下都会给孩子奖励,奖励就是在纸板上贴上一张笑脸,笑脸多了可以去游乐园玩、看电影或者要求爸爸妈妈陪玩多少个小时之类的。
  
  这位宝妈说孩子每天看到能粘贴笑脸的时候,都特别开心,家里一直用了这么长时间,孩子表现还是很好的,也没发现什么负面效果。
  
  同样是奖励孩子,为什么不同的家庭用起来,效果差别就这么大呢?
  
  奖励是为了给孩子荣誉感
  
  而不是改变他的动机
  
  其实教育界,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对要不要奖励孩子一直都是存在争议的。
  
  著名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召集一批被试者,让他们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题。
  
  最开始所有人都没有奖励。后来研究者把被试者分成两组,一组每解答一道题,就可以获得1美元。另一组还是没有报酬。
  
  再过一段时间,研究者告诉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可以休息也可以继续解题。
  
  实验结果表明:得到报酬的那组人,在付费期间确实是非常努力的,但是很少有人在休息的时候还解题,这说明他们对解题的兴趣减弱了。而始终没有获得报酬的那部分人,休息时候在解题的还是很多,说明他们自身对解题的兴趣在增加。
  
  心理学上把这个规律叫“德西效应”。额外的奖励,改变了人们做这件事情的动机,从最初的在这件事情中体验乐趣,变成了为了获得奖励在付出努力。
  
  很多孩子在初期得到父母奖励的时候,都是兴致高昂的,一旦奖励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或者失去奖励的时候,恶果就来了,孩子们不愿意再去做“没利可图”的事情,哪怕这个事儿真的是“为他们自己好”。
  
  也就是说,父母正在用所谓的奖励,一点一点的,亲手熄灭孩子本能的兴趣以及完成一件事之后的那种成就感和快乐。
  
  但是心理学无数的实验还证明,孩子非常容易受到父母、老师的心理暗示,父母老师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们,给予他们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们会非常有自信心,并且愿意主动校正自己的某些行为。
  
  所以说,奖励孩子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主要是看父母是否用对了方法。
  
  好的奖励结果,是增强了孩子的荣誉感自信心,让孩子自热而然往好的方面努力。而坏的奖励结果,就是改变了孩子做好事、做好行为的动机,让孩子变成了一个喜欢讨价还价的“势利鬼”。
  
  这样奖励孩子最有效
  
  想要有效的奖励孩子,取得好的效果,父母不妨先做到这些事。
  
  跟孩子讲清道理,共同协商
  
  奖励,只是一种教育孩子的辅助方法。父母们并不能靠简单的奖惩措施,就培养出一个好孩子。
  
  最忌讳的就是“图省事儿”,跟孩子说做了这个就奖励什么,不做那个就奖励什么,看着孩子乖乖地去做,就认为万事大吉了。
  
  其实这么做,忽视了跟孩子讲道理、教会孩子应懂得的规矩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
  
  如果要制定奖惩措施,一定要给孩子把道理说透,得到孩子的充分认同,并且跟孩子协商好,让孩子有真正的内在动力去坚持。
  
  多种形式结合,少用物质奖励
  
  直接的物质奖励最容易让孩子变得喜欢讨价还价,变得贪婪。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家庭条件的改善,他对物质的要求会逐渐提高。3岁时候,可能一根棒棒糖就能解决个问题;到10岁就要涨到一套新衣服;到了14岁,一部新手机都未必能入孩子的眼。
  
  可以精神奖励,比如在孩子做对的时候,及时地进行拥抱、夸奖,当众表扬。或在孩子表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让他来决定一次出游,满足他一个不过分的小愿望。黄磊家的多多就是通过做家务来赚取积分,如果积分达到一定的数量,父母会允许他养一只小狗。这些都是没问题的。
  
  奖励不应该重结果,更应该看过程
  
  见过一些家庭是针对孩子学习进行奖励的,考进前多少名可以奖励什么。其实孩子的进步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德智体美劳,哪个方面做好了,父母都可以奖励一下孩子。
  
  奖励主要是帮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念,比如改掉了不爱刷牙的坏毛病,就可以得到奖励。热心地帮助了同学,也可以得到奖励,而不仅仅是成绩。
  
  即使是看成绩,跟孩子说,“因为你考了100分,因为你得了第一名,爸爸妈妈才奖励你”,与告诉孩子“因为你很努力,因为你有上进心,所以才得到了奖励。”传递的信息和导致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奖励需要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我父亲也是一位老师,他曾经教过一个孩子,本来进步很快,期末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可第二学年成绩就变得很差,孩子也不认真学了。
  
  后来了解到,原来是父母答应考好了带孩子去趟上海。孩子拼命努力,但是寒假的时候父母却变卦了,认为成绩好不容易提高,寒假再看看书、补补课,考重点高中都可能,所以硬是没让去。
  
  孩子自然不答应,父母还责骂:“学习是你应该做的,当初答应就是给你个鼓励,别这么不懂事。考上重点高中你爱去哪儿去哪儿,没人管你。”
  
  孩子没法反驳,就用不好好学来默默反抗。
  
  父母也许已经很不容易了,但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还是很大的。答应了孩子最好尽量做到,如果有困难,也要跟孩子把理由说明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一旦被打破,再弥补相当困难。
  
  把握好奖励的频率,父母要成为掌舵者
  
  提倡跟孩子协商,并不意味着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更不意味着父母有义务对孩子做好的每件事,都给予奖励。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成为掌舵者。
  
  我们可以针对孩子现阶段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比如孩子不爱刷牙、做题错误率高这些现象,制定奖励策略。积累一段时间,再给孩子一个好一点的奖励,当孩子养成习惯后,就可以针对其他方面的问题进行下一步。
  
  奖励的额度、频率,都需要父母来进行把控,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但不能让孩子认为他在进行一场交易,更不能让孩子用坏习惯来威胁父母。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奖励,只能叫“贿赂”或者“收买”了。更加背离了培养好习惯好作风的初衷。
  
  没有一种工具完美无缺,没有一种方法一劳永逸。教育孩子,就是结合孩子的特点和自己家庭的特点,不断变通不断调整的过程。
  
  奖惩孩子,离开父母的用心和关爱,就变成了“图省事”的借口,变成了冰冷的制度和工具。当用它对孩子顺势利导,启发孩子从自己的行动中寻找快乐和享受感,并且能让孩子逐渐树立内在的自信与兴趣的时候,奖励的作用也就完成了。

上一篇:期末复习的几个不良习惯和有效复习方法
下一篇:9类“好”妈妈最不受孩子欢迎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