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父母必读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父母必读
你打孩子是为了教育还是为了发泄?
         发表时间:2016-08-05 13:31:46  文章来源:本溪晚报 雨落南洋
 
  我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到超市就要买这买那,不给买就坐在地上哭闹。带他去别人家做客,不是乱翻东西就是跑到沙发上蹦。无论你怎么说,他都不听话。气不打一处来时,我就痛打他一顿,但是打完以后又心疼。想想孩子也就4岁,虽说不听话,但总归是心疼的。
  
  打了孩子,一是心疼孩子,二是后悔,生怕打孩子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不良的阴影,到底该不该打孩子?打了孩子后应该怎么办呢?
  
  妈妈群讨论区
  
  顺心妈妈:我觉得孩子不是绝对不能打的,但是次数不能多。我孩子最近老是尿沙发,怎么说也不听。我说你再尿沙发我就打屁股了,他不听,非得在我面前尿在沙发上。于是我就揍了他一顿。揍完之后确实有提高,不敢再去尿沙发了。
  
  婉婉妈:孩子大了,越来越皮了。我是个暴脾气,看见她不听话就想揍她。她摔东西要打,摸插座要打,咬人也要打。每次打都是真打,但好像不管用,她下次该犯错的还犯错。
  
  我发现孩子越打越胆小,而且揍孩子会上瘾。我最近正在努力克制。
  
  奕安妈妈:我坚决反对打孩子。人心都是肉长的,男孩子越打越皮,女孩子越打越胆小,家长还是要耐心才行。
  
  其实是觉得打的效果好。苦口婆心不听,打一顿立马乖,所以当妈妈的就找到了管教的方式,殊不知,孩子听话只是表面,其实内心是不服气的。
  
  如果你孩子跟你老公一样强大,你会打么?你还是觉得孩子小打不过你才打而已。所以,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以前我为了孩子尿床也很苦恼过。让尿不尿,非尿床,恨得我牙痒痒。我问我妈,难道真得打才不尿床么?后来我忍住了,没打,孩子不知不觉中已经不再尿床了,我很欣慰。
  
  孩子的坏毛病在三岁之前都是阶段性毛病,过了那个时期就会变好的,家长一定要有耐心陪孩子度过这些时期。不要把孩子当成孩子,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孩子会觉得妈妈很不容易,一定会体谅我们的。
  
  观点总结
  
  虽然体罚孩子有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有时候,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那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让“打”孩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呢?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6.不要打3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3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是孩子心理转换的节点。他们开始从身体上、心理上告别幼儿状态,接近少年状态。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专家意见区
  
  只有无力的家长才会采用打孩子的方式。孩子被打以后,确实会听话一些,但这个听话是机械性的,而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而反省。
  
  很多人打孩子,只是趁机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去。很多孩子挨了打,但不知道为什么挨打。其实,真要惩罚孩子,完全可以采用罚站、面壁思过或者间接惩罚的方式来教育他。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多种,打是最后一招,不得不用的时候才可以使用一下。没有绝对的能打或者不能打。如果你觉得非要打孩子才能教育好他,那么你要内心清醒地分辨一下自己打孩子的原因。你是为了让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还是想要宣泄自己的情绪。
  
  打孩子,偶尔为之情有可原,但如果经常打孩子,孩子就打疲沓了,而你这种处理愤怒的方式也会传递给孩子。

上一篇:磨砺教育的尺度如何把握?
下一篇: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从哪来?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