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案例剖析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案例剖析
“好孩子”为何这么多“坏毛病”?
         发表时间:2016-08-16 14:30:25  文章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近日,朋友圈里一篇“某名校校长致合唱团家长的一封信”火了。这篇文章提到,这所名校合唱团的孩子在国际大赛中夺得银杯,却不懂礼貌、不会主动帮助别人、在文明礼貌和礼仪上缺乏教育。在文章走红的背后,引发了不少老师和家长的共鸣。名校的这样一群孩子,为什么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吗?
  
  一封信指出“好孩子”的不足
  
  这封小学校长的信中提到,合唱团的孩子们在强手如林的团队比赛中获得了斐然的成绩,但是他们在生活细节中的文明礼貌和礼仪上的欠缺,与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形成了鲜明对照。譬如,有些孩子“出门就跑,不抬头看人,冲上公交车大声喧哗,不给年龄较小的弟弟妹妹们让座”。在食堂用餐的时候,“横着插队”。
  
  在看专业合唱演出时,不好好坐在座位上安静地看表演,而是“说话,来回晃悠”,以至于坐在前排的外国观众看不下去,扭头和孩子们两次沟通,对于老师的教育,孩子们却“置若罔闻”。在就餐中,因为是自助餐,有些孩子拿了很多的食物却吃不了,让餐厅的工作人员“直摇头”,而“老师反复提醒,依然我行我素”。
  
  因为是出国参加比赛,文化学习活动也特别丰富,老师还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博物馆、大学等,可是一路上,“有的同学不停地玩微信、玩手机游戏、聊天说话,甚至同学之间面对面还用微信聊天。”
  
  ——疑惑——
  
  “好孩子”为何也让人头疼?
  
  对于孩子们的表现,作者也对自己的教育进行了反思:“现在的学生需要方法和技巧,甚至斗智斗勇,学生不拿老师当回事,也不敬畏,但孩子归根结底是你们家庭的,家庭教育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突击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成的。”
  
  对于这封信,诺诺(化名)的妈妈很有感触,她告诉记者,女儿诺诺六岁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大多数时间是以老人为主。而老人的教育方式就是着重于学习,在孩子5岁的时候,诺诺的爸妈给她报了名去了一个学前班。“老人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老师留的作业要完成,还要额外给孩子留作业。”诺诺妈妈并不反对让孩子做一些额外的功课,但是对于老人的教育方法却提出了质疑。
  
  在学校里,诺诺的表现是老师眼里的乖孩子。而在诺诺的爸妈看来,孩子的学习态度极不认真。“老师让做作业,磨磨唧唧地拖拉不写。”诺诺妈妈告诉记者,她发现诺诺在写作业的时候总喜欢手里拿着玩具,一边玩一边心不在焉地写,原本只需要半个小时,诺诺一拖就是两个钟头。有一次,孩子竟然一边写作业一边让爷爷给讲故事。而父母要是稍微严厉地批评一两句,爷爷和奶奶便会出来阻拦。
  
  ——专家——
  
  教育不反思会害了孩子
  
  “校长的这封信其实说得已经很克制了。这不是教育的瑕疵,而是硬伤。”青少年教育专家宗春山直言,教育的本质是学会做人,知识也是为了学会做人这个目的服务的。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大家都忽略了生活本身也是一种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无处不在地教育我们,但是我们却把生活和教育割裂了,只认为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才是教育。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知识,生活才是直接知识。
  
  宗春山举例说,北京有一所学校实行“走班制”,孩子们没有了班级的概念,每当上完课教室里便一片狼藉,没人打扫卫生。“孩子们的知识、见识、头脑都没的说,但就是没有合作意识、团队意识,没有文明礼貌。”宗春山严肃地说,这样的环境下,将会教育出来一堆头脑发达,但是社会学问极其短缺的“原始人”。
  
  “学习成绩好就一好百好,这样的教育理念掩盖了很多的问题。”宗春山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厌学失学儿童的研究,通过上百个案例他发现,很多孩子并不是学习不好而厌学,而是“失友”。“有的孩子非常自私,不懂得感恩,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但这种自私不是刻意的,而是无意的,因为这些孩子没有公共意识。”不知道如何考虑别人的感受,慢慢就会失去朋友,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学习非常好,但因为没有朋友,在学校中往往“四面楚歌”。然而,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
  
  另外,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更需要的是朋辈的关系进行参照,来知道自己是谁。但是,现在的孩子缺少丰富的社会关系的锻炼,孩子的世界中往往只有父母,这种社会关系的单一化,导致了社会功能的单一化,导致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社会关系。
  
  很多孩子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就更不需要礼仪礼貌了,这就导致了社交功能的退化。虽然在网络世界里,孩子们也在用微信、qq和别人交流,但这种交流和见面打招呼,问一句“你吃了吗”是无法比拟的。是不需要情感的。
  
  “人的命,家注定。”宗春山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观点非常认同,但他同时认为,学校在评优、选拔人才上是可以有导向性的,可以作为一种考核。他认为,如果学校可以不只看成绩,建立起多元评价体系,自然会引起家长的共鸣,倒逼家长重视起这方面的教育。“相对于学校,家长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而且现在这批家长也是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教育本就有所缺失。”他认为,目前家庭参与到学校教育的角色还是比较弱的,而学校在一个社区,是知识的制高点,应该发挥这个制高点的作用,干预到家庭中去。
  
  据《北京晚报》

上一篇:孩子犯了错要关“小黑屋”吗?
下一篇:儿子总“偷”钱家长该咋办?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