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案例剖析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案例剖析
家长是怎么把孩子的学习能力抹杀掉的?
         发表时间:2016-03-02 12:44:22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有位妈妈和我说,她6岁的儿子晕晕乎乎的,说话莫名其妙,有时候会让人哭笑不得。我问她具体的情况,她举了两个例子。比如,妈妈开车的时候,他问妈妈车灯为什么会闪?妈妈说要变道。
  
  他问:“为什么变道就闪呢?” 妈妈说:“要让后面的司机知道。” 他问:“为什么要让后面的司机知道?” 妈妈说,“我们要变道了,当然要让后面的司机知道呀!” 孩子又重复了一句:“为什么要让他们知道呢?” 妈妈觉得孩子有点不可理喻
  
  还有的时候,他坐在车上说“再有1000米就到北京啦”,在妈妈看来,这纯属胡说八道。 听完后,我问妈妈:“关于开车变道的事情,你觉得孩子是故意捣乱,还是真的不懂呢?”妈妈说他应该懂了吧,我已经说得很明白啦。是的,我们以为自己说得很明白,孩子就应该懂,其实并没有解开孩子心中的疑团。
  
  听了妈妈的描述,我对妈妈说:估计孩子没有理解变道和闪灯之间的关系,一个6岁的孩子,没有开车的经验,他的理解非常简单:变道就变道吧,为什么要闪灯呢?还要让后面的司机知道,关他什么事儿? 妈妈说:看来,他可能真的不知道。变道的时候要闪灯,让后面的司机有心理准备,避免发生碰撞——对成人来说,这是常识;对孩子来说,这是新知识。
  
  那么,如果用讲解常识的方法去讲解新知识,孩子肯定会云里雾里。 我对妈妈说:对于新知识,我们不但要让孩子知道“是什么”,还是让他理解“为什么”,这才算真的讲明白了。比如这个交通规则,你前面给他讲了半天,只是回答了“是什么”——变道要闪灯;但没有回答“为什么”——变道与闪灯之间的关系。
  
  妈妈问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我说了一个思路。我们不妨逆向提问:“如果我们不闪灯,后面的司机不知道我们要变道,假设他又开得很快,会怎样呢?”孩子思考一下,他通常能想出答案:发生碰撞。然后,问孩子:“两车碰撞在一起,是不是很危险?车会受伤,人也会受伤吧?有什么办法能避免碰撞呢?用招手的办法有用吗?用喊话的方法能听见吗?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这样慢慢引导,孩子会发现,闪灯是最安全、最有效、最聪明的方法。
  
  通常,我们都非常关心学习态度,希望孩子爱学习,却常常忽略另一个问题,有的孩子很想好好学习,也付出很多时间与精力,结果却差强人意。也就是说,光有学习态度还不够,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能力。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好奇心,这是学习能力的发源地,从出生的那一刻,学习就开始了,孩子在一刻不停地探索这个世界。遗憾的是,这种探索的本能,却常常被人为地扼杀。
  
  学习能力最大的杀手,就是轻视孩子的“为什么”,漠视孩子的困惑。 孩子小的时候,常常问一些可笑的甚至没法回答的问题,比如鸟为什么会飞呀?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呀?石头为什么没有腿呀?人为什么会死呀?星星为什么那么小呀?土里为什么能长出小草和大树呀…… 被孩子问烦了,我们常常敷衍孩子说“本来就是那样的”,这等于没有回答。
  
  比如,有一次鹏鹏问妈妈: “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会转呀?” 妈妈告诉他:“因为轮子是圆的。” 我发现鹏鹏仍然一脸困惑地站在那里,我就走过去问鹏鹏:“你是不是想知道,你只是踩了踏板,为什么轮子会转动起来了?” 鹏鹏使劲地点头。于是,我把自行车倒过来,然后,用手摇动踏板,让鹏鹏观察发生了什么。他饶有兴趣地看了很久,眼睛里闪耀着好奇的光芒,我告诉,与车轮和踏板固定在一起的零件,叫做齿轮,带动两个齿轮转动的,是链条。我没再多说什么,我相信,以后他上物理课学到齿轮的时候,一定会想起这一幕。
  
  学习,往往都是从有价值的问题开始。我曾经给许多妈妈建议,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除了认真对待、认真回答以外,不妨做一些统一规格的卡片,回答不了的“为什么”先记录下来,并放在一个专门的盒子里,做成一个储蓄“为什么”的银行,这是最好的教科书。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他们常常问出一些非常深刻、非常核心的问题,而且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历史等学科。这些“为什么”也是最好的知识路线图,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去追踪答案,开始知识的发现之旅,带着问题去阅读、上网查找、请教老师和亲人朋友,每寻找到一个答案,就记录在卡片后面,并庆祝每个并不新鲜的“新发现”。
  
  通常,一个“为什么”解决了,又生出许多新的“为什么”,通过追踪这些“为什么”,慢慢就织成了一张完整的知识网。这个“织网”的过程,不但是主动的、愉悦的,还是好玩的,充满了探索新知的乐趣,并且,这些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孩子通过探索得到答案,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而且孩子上学以后会发现,课本上的知识,他早就思考过,甚至他自己当前的知识储备,远远超越了课堂的内容。这样的学习,像玩一样轻松。
  
  当然,和孩子一起探索的过程,也是对我们的耐心和好奇心的考验。通常,孩子的好奇是全方位的,而我们的好奇,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流失,我们更关注“有用的”、“需要的”内容。与孩子相比,我们的好奇心已经严重萎缩。 所以,我们不要用自己的认知界限去框定孩子,而是跟随孩子好奇的脚步,单纯地去体会那些“没用的”知识带来的乐趣。另外,随着孩子知识面的扩展,如果我们希望与孩子有交集,哪怕部分地参与孩子的探索,对父母来说,这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个技术活儿,不但需要耐心,还需要毅力。当然,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陪伴,而且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相反,如果我们轻视孩子的“为什么”,敷衍孩子的问题,甚至阻止孩子问“没用的”、考试不考的问题,那么,孩子探索的链条便出现了断裂,因此失去了学习的灵魂——主动探索的精神。 当孩子进入被动学习的状态,就成了一个被灌输、被填充的知识容器,只是机械地记忆结论,却很难洞悉知识之间的深层联系,如果仅仅把知识储存在大脑里,不能灵活运用,那不是真正的知识,而是知识的“残骸”。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被动、不自觉”,我们不妨回头看看,是否珍视孩子的好奇心,是否认真对待孩子五花八门的“为什么”?没有了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习注定会成为苦差事。 也许您会问,既然书本上都有答案,我们直接告诉孩子结论,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吗?确切地说,这是高效的储存知识的方式。 学习,至少包括储存知识和发展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能力是更核心的目标。 能力的发展,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个探索的过程,会综合运用并提升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各项能力,相当于孩子重走了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路径。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一切知识都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课本上那些知识,就算忘了,也可以很快查阅到。最关键的,是通过学习知识,获取学习的能力。这便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常常看到一些家长硬生生地给孩子灌输一些知识,孩子却很排斥。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教育的契机——我们想讲的时候,并不是孩子想学的时候。
  
  教育的契机,通常是等来的——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当孩子感到好奇的时候,机会便来了
  
  许多孩子觉得学习痛苦,是因为当下的教育体制,压抑了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另外,班级授课制虽然高效,却很难照顾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点。学校当天教授的内容,很难与孩子想学的内容重合。 而家里则是最适合因材施教的地方,我们不要把家里弄成第二个应试教育的舞台,因此,我不主张把学习和生活割裂开来,也不主张把学习和游戏对立起来,我们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学习的线索和契机,恰到好处地点拨孩子,通过游戏,不需要正襟危坐,孩子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没有痕迹、没有负担、没有意识的学习,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往往忽略了生活的契机,却要花费金钱花费时间,依赖兴趣班培训某种单项能力,真是舍近求远。

上一篇:孩子“听话”就是好事吗?
下一篇:同龄孩子打架,家长怎么办?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