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校探索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家校探索
如何处理学生冲突问题
         发表时间:2015-10-14 15:24:37  文章来源:网络
 
    

        第一线现场教师,很难避免以下的难堪情境:

        当数学小老师的小敏,在发同学作业本时,不小心打翻小弘放在地上的红茶而发生口角,互丢课本、作业本。老师看到立刻制止,并要两人下课后到办公室。

        老师问明事情原委后,对着两人宣布:“小弘上课喝饮料,又在教室和同学冲突,影响教室秩序,午休时到老师办公室来罚站三十分钟;小敏在教室和同学冲突,影响教室秩序,午休时也到办公室来罚站十五分钟。另外,小敏打翻小弘饮料,现在就向小弘道歉。”

        听到这儿,小弘深感不平:“我的红茶被打翻,只得到一句对不起,还要比小敏多罚站十五分钟,数学小老师就伟大啊!”于是冲口而出:“事情是小敏惹出来的,凭什么我花钱买的红茶被打翻了,她只要一句对不起就没事,我还要多罚站十五分钟?不公平!”说完扬长而去,留下一脸错愕的老师。

        学生起冲突,先检查双方是否受伤,要不要送医,老师当下最应把握两项重要原则:“一是千万别急着把自己变成裁判,第二是要把个人的冲突行为事件,转化成团体可以共同讨论、学习的经验。”

        冲突,蕴含绝佳的学习契机

        从“我今天让学生从冲突中学到什么”的角度切入,并掌握学校日或亲师座谈会时机,清楚向家长说明自己处理学生冲突事件的理念与原则,“老师先说清楚自己的班级经营理念与冲突处理步骤,家长就比较安心,”教学经验超过三十年的台北市明德国小教师熊锦霞,如此提醒新手教师。

        老师要学习正向面对学生的冲突,更应和家长分享“冲突的正面价值”。

        多数教师的成长经验,是一路循规蹈矩,很少与人发生冲突的乖小孩;但常被贴上负面标签的“冲突”,其实蕴含绝佳的学习契机。

        “老师第一步,要先去除‘冲突=不好的行为’想法,”唯有老师先改变对冲突的态度,转化成:“每个人想法不同,有冲突很正常”、“冲突让大家把话说得更清楚”、“冲突能学习自我表达、了解对方、增加观点、尊重与自己不同观点的人”??等等,孩子才能从中学习成长。

        例如,出手打人的孩子,学习焦点可能在于如何尊重别人,或用其他的方式表达委屈与愤怒。至于被打的孩子,若长期被欺侮,他需要学习的层面包括:如何在冲突发生前就向老师或同学求助,或查看自己与人沟通的方式是否合宜。如当别人玩游戏时硬要加入,就很容易因沟通方式不佳引发争执。

        保持冷静,让双方说明原委

        在厘清冲突的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都会谨记:自己一定要先冷静,并给双方,甚至旁观者足够的时间说明原委。

      遇上刚拉扯成一团的孩子,第一件事就是把两人拉开,然后要两人各据一方,闭上眼睛数到六十后再问原委,“这样才能让孩子静下来,老师也可以趁着这六十秒思考下一步。”老师唯有冷静下来,平稳思绪,才能合宜处理。

        接下来,在了解事情原委过程中,萧玉芬一定会让双方、甚至第三者、旁观者有足够时间,分别说出事情的前因后果。

        “老师一定会给大家同样说话的机会,所以不要急。就算听到对你很不利、很不舒服的话,也不用急着反驳,因为待会儿你说话的时候,我也不会让别人打断你的发言。而且,老师要了解怎么回事,就得收集足够的信息才行,”碰到孩子气急败坏一再打断对方发言时,萧玉芬一定会这样提醒。

        思考工具单,是萧玉芬带孩子回顾过程的利器。她会用一连串有层次的问题,带着孩子从各角度思索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自己可以在未来如何修正、调整、避免类似冲突。

        如何与孩子沟通?

        比方说,跟全班讨论时,协助孩子从各方面审视当时状况:是故意,还是不小心?情况是这名同学能掌控的吗?

        经过学生的讨论,即使萧玉芬已判断出对错,她也绝不会直接仲裁。而是透过思考工具单,让当事者自己回顾、思索并写下当时这样做的好处与缺点,以及如何避免未来再发生。

        当然,一开始也不见得每个孩子都知道如何下笔。这时,她会安排班上思虑比较缜密的学生担任“省思班长”,协助同学回顾、综整,陪同写下全班的讨论过程与观点。她还会用这份学习单训练沟通表达,要学生回家向家长重述整起事件的前因后果。而家长看到学习单上清楚的过程,加上孩子与同学提出的后续处理方式,就比较不会觉得老师偏袒。

        对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孩子,可以在作文课或说话课时,“让另外两个孩子,把先前的冲突事件重演出来”,透过客观化的过程,让全班讨论有哪些解决方法。透过这种方式,全班较易达成共识。

        在冲突中,挂彩的孩子不见得完全没错,出手打人的孩子,也不见得都是冲突的引发者。因此,老师在处理过程中,应尽量用中性、客观的复述,为双方归纳他方才所表达的关键词眼或要点。千万别“偏袒”了某一方,反而推升“老师都偏袒别人”的委屈与怒气。

       举例,如A撞到B,倘若直接对A说:“你怎么撞人,别人会痛呢!”这种表达方式就很容易被解读为“袒护被撞的一方”。但若能换种说法,告诉A:“B说你撞到他,他会痛呢!”这种叙述方式就是保持中立,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只是加以归纳、重述,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受到不公平对待”而愈说愈生气。

        老师处理事件告一段落后,也可主动用电话先跟双方家长沟通。在致电告知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只顾着“为班上发生冲突感到抱歉”,而没有把最重要的“孩子在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传达给家长。

        此外,提醒老师,“请出手打人一方的家长,打电话给受伤一方的家长致歉”,要很谨慎。因为若遇上较威权的家长,很可能会觉得面子挂不住,因而激起“都是小孩害我这么难堪”的愤怒情绪,而不当惩罚小孩。如此一来,孩子隔天很可能会带着受伤的心灵与怨气来到学校,又把气出在同学身上,造成“恶的循环”。她语重心长:冲突,要用爱与关怀才能化解。有时太专注于“是否道歉”,对事情并没太大帮助。

        如何与家长沟通?

        当老师处理学生冲突时,都能掌握“互相尊重,以理沟通,彼此妥协,达成共识”的原则,之后即使面对家长的无理诘问,自己因立场公正,并让学生从中成长学习,才容易化解家长的担忧。

        长年与教师分享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的廖清碧发现,老师通常面对家长时,很容易升起:“挑剔我的人来找麻烦”的想法。因此,她不断提醒老师换个想法,“家长今天会来,是因为操心跟害怕,他们需要我的帮助。”当想法改变,自己脸上的表情与说话声调,也都会在不自觉中变得较可亲与柔和。

        “最重要的是,不要怕!”老师怕家长,通常代表着“我不知道该如何影响家长”。

        碰到这种情形,心理上仍难以消除恐惧的老师,可选择一处较高的位置如阶梯,或请家长坐下而自己站着。在这过程中,“老师千万不要节节后退,或是出现双臂环抱胸前的防卫性动作,”保持一个“心理上”的高度与态势后,接下来就要“仔细听懂”家长的抱怨。

        如家长抱怨孩子受伤,老师可以边点头同理、边重述:“是的,我知道他受伤了。所以当时我们的处理包括这样,以及那样??”当老师说完自己的处理方式后,还可以询问对方:“〇〇爸妈,不知道对于这样的处理,我还可以做哪些其他的事情吗?”导引出家长目前最关切的是什么,接下来才能针对家长的担心点加以回应。

        “一旦当了老师,就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与成长经验影响了小孩,”不断透过各种场合,主张“冲突可以带来学习”“唯有用正面的态度看待冲突,亲师生才都能从中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上一篇: 你知道孩子上课讲话的原因吗
下一篇: 是“好动”还是“多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