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技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教育科技
今天,我们该怎样教育孩子?
         发表时间:2013-02-25 03:48:24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近段时间,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案、遵义余庆县12岁男孩为一瓶酸奶杀害66岁老太、河南开封一大学生要钱不成活剥父母等一系列青少年犯罪案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子不教,谁之过?我们到底该怎样教育孩子,再一次成为热点。

勿让道德教育成孩子成长盲点

  案例一:

  家住江北区洋河花园小区的刘欣,这些年为了儿子的教育问题,流下了不少伤心泪。

  今年1月的一天,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刘欣看见桌上放着几个新鲜橘子,就走到桌前拿起一个剥开,刚把一瓣放到嘴里,就听见儿子大喊着跑过来:“这是爷爷奶奶给我买的,你为什么要吃?”说完,硬是把橘子从妈妈的嘴里抠了出来。

  孩子的这个举动让刘欣很吃惊,也感到很彻底的寒心,“我怎么会把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天呐,连妈妈都不能吃,还有谁能吃?”

  专家观点:

  全国十佳优秀班主任、巴蜀小学教师田冰冰: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祖宗”,一般的家庭最少有五六个“监护人”,有的甚至七八个,一家人围着他(她)转。大部分孩子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过分地关注孩子,一定程度上也是孩子做出令人吃惊行为的原因。

  有人说:德育出了问题,就会产生“废品”;智育出了问题,只是出“次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应该只侧重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兴趣特长,最重要的是重视道德教育,也就是做人的教育。而在这其中,家长还应该做到言传身教相结合,特别是在道德教育方面,要给孩子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

孩子犯了错,该接受适当的惩戒教育

  案例二:

  去年9月,四川南充市仪陇县铜鼓乡廖家沟村发生一起悲剧:因为9岁的儿子强强白天偷拿了邻居10元钱,深夜里,36岁男子刘辉绑住强强施以“棍棒教育”,时间长达20多分钟。次日中午,强强被发现死在家中,身上有大面积的血肿和被抽打的累累伤痕。死因是多器官衰竭。

  专家观点:

  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剑:孩子犯了错,家长以正当合法的手段进行惩戒教育是必要的。到底如何教育?有些家庭信奉“不打不骂不成人,棍棒底下出好人”,而有的家长却不把孩子犯的错当回事,认为“孩子还小,这点错不算什么”,殊不知,这两种心态都是错误的。

  教育孩子要经常化。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痛”,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动向,发现有不良动机或行为要及时制止,不要等出了问题,再给孩子一顿打骂,或是一次次替子女“擦屁股”。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家长要明确地指出,同时让孩子明白犯错以后应该负起的责任,杜绝下次再犯类似或者更加严重的错误。

精神富养,物质适当穷养

  案例三:

  “步行街上,8岁的儿子哭闹着让母亲买玩具,母亲不买,任性、气大的儿子竟开始抓母亲头发。母亲央求道,‘快放手,好痛。’一个20来岁的女孩前来解围,但被他一声‘你滚’喝退。一会过后,男孩更加张狂,开始伸手掐住母亲的喉咙。母亲憋得满脸通红,有气无力,最终只好向儿子屈服。”

  这是前不久在微博上转载率很高的一则新闻。有网友在评论中留言:“中国式教育掐住了母亲喉咙,也掐住了社会喉咙”。还有网友表示:“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令社会窒息。父母无声地反抗过后,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值得深思!”

  专家观点:

  高级心理咨询师、江北区复盛实验学校校长邹红:虽然现在的家庭普遍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却应该做到“精神富养,物质适当穷养”。

  所谓精神富养,就是说要给孩子充分的道德、文明等精神体验过程,而不单纯是在物质上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同时,家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需要适当地在孩子非必要的要求上做到“延时满足”。也就是说不要及时、超量去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上一篇:父亲教子的七大技巧
下一篇:教育孩子应慎用"反比"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