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外教育 > 正文   
今日看点 更多
·河南灵宝市举行校园安全工作专题报告会 ·教育部通报6起学校违规收费案例 ·河南商城县举办大型校园安全知识讲座 ·谁把许可馨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 ·武大出版社下架关于果子狸儿童读物 · “家校共育”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 ·动不动就“进校园”的病得治 ·杭州: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 ·南京两家长被上“名校”骗走27万 ·怀化市一小学教师让学生自扇嘴巴 ·人大代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两会:“互联网+教育”值得支持但不能依赖 ·教育部通报广告进校园事件
 
专家视角 更多
·孙金龙:许可馨事件有何进步意义 ·唐江林:基础教育要为孩子奠基终身发展 ·陈凤珍: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赵忠心 家庭教育发展勿忘追根求源 ·郑渊洁:家庭教育不是管理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俞敏洪 家庭教育究竟怎么做 ·丘成桐: 兴趣培养决定孩子终身成就 ·米粒妈:为何普通人家更需要应试教育 ·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什么 ·郝晓敏:如何让老师与家长停止“互掐”? ·孙云晓: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天一燕:父母有修养孩子才有教养
 
  国外教育
美国教师的十大戒条给我们的启示
         发表时间:2013-07-24 14:55:47  文章来源:网络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常常困惑于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以及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避免错误的产生,从而造就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群体;作为教师,我们又常常犯难于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深受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对于上述问题,《美国教师的十大戒条》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它是美国的一位教育、教学专家通过对不同年级教师的课堂中行为表现的多次观察,发现教师们经常犯一些类似的错误,针对于此,他写下了下述十大戒条,以提醒教师们不再犯这些错误,并希望这些戒条有助于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优秀的教师。

  一、你应当“教”

  这里的“教”指的是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要能够提供信息、领导讨论、提问,或者给予反馈,换句话说,要采取一切措施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或技能。切记:交流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当然,期望任何时候师生之间都有积极交流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事实上,教师每天得做很多与直接教学无关的事情,学生也可能需要没有教师参与的独立地学习。那么,多大程度的交流就够了?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教师在交流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时,学生将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二、你应当给予所有的学生以恰当的课程

  课程应当包含尽可能多的内容,要尽可能地使这些内容对学生有用,并使学生感兴趣。如果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学习一些无用的、令人乏味的内容,此时教师的责任就是尽可能地使这些材料变得有趣和有用。

  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各种活动也是相当重要的。每一章内容结束后,教师不应更多地依赖教科书、练习册和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而应当增加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参与的革新成分,尽管它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切记: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学生过于空闲而布置一些作业。

  或许有人会问:教师必须在多大程度上革新?这也是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学生所学内容以及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变得更有用和更有趣的时候,将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你应当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抓住”他

  对许多教师来说,最易忘记的事就是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给予正强化,但他们却不会忘记在学生表现不好时给予惩罚。这或是因为许多规章制度的惩罚属性所在,或是因为教师本人得到的积极的反馈太少。不论是何种原因,教师必须努力做到: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抓住”他。

  教师可以采用很多方法来强化学生的好的行为,诸如交谈、活动以及表扬等等。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强化方式,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该做的事。如果教师非常依赖惩罚而不考虑强化方式,那么,学生只会学习他们不该做的事(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知道并不应该这么做)。

  当学生表现好的时候,教师所给的强化有可能过多,也有可能太少。如果强化的程度适中,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并可引导学生做到最适宜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强化。

  四、你应当忽视“小乱子”

  这一戒条与第三条密切相关。当你在强化恰当行为时,就应当忽视“小乱子”。当然,很难说清什么是“小”,因为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行为都有不同的期望。然而,如果教师不停唠叨或责备学生的讨厌的行为,同时又忽视学生好的行为(也就是没有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抓住‘他),就会强化学生的不好行为。

  作为教师,必须学会判断什么是“小乱子”,什么不是。如果某一令人讨厌的行为并没有打扰任何人的学习(包括做出讨厌行为的本人的学习),那么,这就是小的。

  五、你应当公平

  公平与结果及其他们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尽管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获得技能的能力也各异,但他们应得到均等的强化机会。同样,对学生的惩罚也应做到公平而合理,即直接针对错误的行为。只有在学生犯非常大的过错时,才给予他们大的惩罚,而决不要对小过错也给予大惩罚。

  在对学生的学业水平的期待上也要表现公平。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其水平和技能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他们的各自特点,又要具有可比性。同样程度的努力应该受到相同的奖励,这应当成为每一间教室里的目标。

  为了确信做到公平,教师应将对学生所期望的行为以积极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将行为的结果清楚地告诉学生。期望和结果可以是语言上的,比如作为一种导向或者是作业的评价标准,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作为规则和结果写下来。这是一种契约,它能够控制课堂发生意外,还可以帮助教师在与学生打交道时保持公平与稳定性。虽然无法做到绝对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这应当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

  六、你应当保持一致

  这一戒条与第五条紧密相联,一致性是公平的基础。如果教师不能保持一致性的话,就谈不上做到公平。通常,一致性指的是结果的运用,包括强化和惩罚。如果一个行为值得强化,就必须在一个恰当的时间里进行强化;如果一种行为需要惩罚,在每次发生时都应当惩罚。

  学生会很快地体验到教师的一致性,因为他们从一开始起就知道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他们能做什么和应当做什么,以及做这些事的后果是什么。他们也知道什么事情不该做,如果做了将会发生什么?

  如何保持一致性?其方法与第五条类似。如果教师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及将会产生的结果了如指掌的话,在课堂中很容易做到一致性且效果也会很好。由于一致性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契约,因此,这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七、你应当成为自我控制的模范

  尽管教师经常会有内心冲突,但是,当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必须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一般而言,当教师以正常的语气说话、保持正常的面部表情并能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时,就是处于自我控制之下的;反之,当他抱怨、威吓、喊叫、扮怪相、晃动他们的拳头或在语言或身体上表现出侵犯性时,就失去了自我控制。

  对学生而言,教师是重要的角色模范。既然自我控制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它对教师的模范意识是有用的。因此,如果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是不能通过喊叫或威吓来达到目的的。

  很多古老且被证明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教师自我控制:从一数到十,走出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从激怒当中退出。如果按照上述的方法成功地控制了自己,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使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自我控制。

  八、你应当富于激情

  或许有人会说,这一条与第七条似乎是矛盾的,但实质上并不是。好的教师是能够做到在保持自我控制的同时,又对所教或所学表现出激情。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热爱学习的榜样,即使自己在对某些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时,也要极力做到。如果教师对所教内容表现不出兴趣,就很难使学生表现出兴趣来。

  教师表现出激情的方法很多,有些方法只要花极少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充满活力的面部表情和运动、再加上语气的调整,就能够表现出教师是感兴趣的。总之,对内容材料的掌握、使所教与学生已有经验联系在一起的努力,都能表现出教师的激情并使教室成为一个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地方。

  没有激情的教不会使学生的学产生激情。如果教师在教室中无法使自己表现出激情,就应当到别的地方或找些别的事情去做。

  九、你应当测量学生行为的变化

  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是通过自己的教能确保学生知道得更多,学会做得更多。教师教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学术和交往行为方面发生好的变化,并且,只要有所变化,一定能够测量出来。

  教师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测量行为的变化:测验或考试、布置作业、记录下某一特别的行为、运用一些促使行为变化的技巧等等。策略运用得越精确、使用得越频繁,教师的责任感就越强。如果教师能通过短期的正常交往使学生获得进步的话,就可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会有适当的进步。如果进步不明显,此时教师就有责任采取必要的变化。无论如何,教师决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

  十、你应当组织好课堂

  教师应当合理地安排课堂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样,师生都会感到非常快乐。教师和学生应当对教室里的每一天都充满期望,虽然期望的水平每天都可能发生变化,但仍应当做到保持积极的状态。须知:一个不想工作的教师很可能会使其学生也不想学习。

  很难说是未能受到鼓励的学生影响了教师,还是未能受到鼓励的教师影响了学生?但是,如果教师能做到这十大戒条,就能够保证其教学生活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充实而快乐的。

  上述十大戒条虽然有利于规范并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但是,对教师而言,任何形式的规范只是一种“他律”,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如果教师不是真正从心底里接受并自觉地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努力做到的话,就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它意味着任何戒条要起到影响或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作用,必须在相当范围的社会成员中形成内心信念,使之成为督促教师付诸现实行动的内在的“法律”。没有“戒条”固然不行,但仅有“戒条”肯定不够。就是说,没有教师自我教育的积极配合、自律精神作用的发挥,即使有一百条戒律也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上一篇:中国妈妈眼中的新加坡教育
下一篇:各国性教育开始时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版权所有 中国铸基教育网 京ICP备13010889号-1